苏轼被贬几次分别在什么地方,苏轼经历的被贬之路

苏轼经历的被贬之路?

苏轼为官时,经历过三次被贬。

第一次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因为苏轼自从进入朝廷之后就一直反对由王安石领头的‘新法’一派,再加上当时的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很高,他的诗词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是很大的,这也就间接阻挠了‘新法’的推广,引起了变法派对他的强烈的不满,他的政治对手将他所有诗词收集起来,成为在朝堂上攻击他的理由和借口,引起皇帝对他的不满之后被贬。

第二次是被贬惠州,但是这一次苏轼可以说是很无辜的,守旧派的领导人物当时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后,变法派抓住机会一度成为朝廷上的主导力量,守旧派因此被变法派大肆打压,苏轼也因为一贯所站的立场,再加上当时的他是元祐党人的领袖,被变法派全面打压,也再次被贬。

第三次被贬儋州,这次被贬的原因比上次更简单,新派虽然已经在朝堂上占了上风,但是为了将旧派彻底压的再无出头之日,新派对旧派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规模的打击,所有的旧派人员被贬了一遍之后,为了以防万一又再一次被贬远,苏轼也在其中。

苏轼晚年先后被贬到了哪里?

苏轼晚年被贬在惠州、儋州,时间为1094年到1100年

走遍宋朝大半个疆域的苏东坡,两次被贬岭南,都到过哪些地方?

1036年 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

1054年 娶王弗 1057年 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61年 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1059年 举家前往京都

1061年 任凤翔府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年 任职史馆

1065年 妻丧

1066 父丧;服孝(1066.4-1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年 娶王闰之

1069年 返京;任职史馆

1071年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年 任密州太守

1076年 任徐州太守

1079年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年 谪居黄州 1084年 往常州 1085年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佑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年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年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年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年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年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 北返;往常州;逝世

苏轼为何贬到苏州?

苏轼一生三次被贬,大致原因及经历如下:

1、第一次被贬为元丰二年,苏轼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从湖州知州任上被押解进京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

2、第二次被贬为元佑四年,已被调回京的苏轼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出知杭州。元佑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知颍州、扬州、定州;

3、第三次被贬为绍圣元年,宋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贬斥元佑旧臣,苏轼被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直到元符三年宋徽宗即位才遇赦北归。

苏轼一生重要的三州指哪三州

三州是苏轼被贬下放之地,先贬黄州(千古不朽名作“前、后《赤壁赋》”产生于此),再贬惠州,三贬儋州(生命最低谷时期)。他曾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三州是苏轼一生重要的三州。在此三州,苏轼度过了漫漫贬谪路。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因作诗旁讪朝廷而被贬黄州,后又被贬惠州、儋州,简直越越远:黄州已然偏远,惠州再至海沿,儋州更是跑到了海岛之上。

黄州,即今天的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惠州,位于今天的广东省东南部;儋州,隶属海南省,位于海南岛西北部。

北宋的经济中心在北方。曾经居住富庶汴梁的苏轼,以老迈之躯,在当时堪称蛮荒之地的海南地区,一待就是数年。

据说,当时的儋州非常穷,吃的东西都很少。苏轼开始带领百姓食吃牡蛎。

然而,三州虽苦,却苦不了东坡的人格与灵魂,豁达的苏轼将平生功业归于失意的三州,写下了波澜不惊的诗句。

1.黄州。“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黄州是苏轼仕途噩梦的开始,也是他"食神"生涯的起点。与友人品食各种野味,在黄州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等60多道美味佳肴。黄州让苏轼看开了许多,写下了千古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庄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本以为黄州已经是贬谪的尽头,可当"惠州"的命令下达之后,苏轼的确也曾动摇过:"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但真正到了凄风苦雨的惠州,苏轼却变得异常强大起来。惠州地处岭南,多产荔枝,苏轼的爱好便多了一项:"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够乐观旷达。

3.儋州。“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

此时苏轼已62岁了,满头银发的他仍然把人生看得很开。"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

苏轼的伟大在于他所遭受的苦难,正是苦难才造就了他豁然的人格魅力,超然的人生境界,登上凛然的文学巅峰。所以,苏轼自言平生功业在于黄州、惠州、儋州,值得赞叹。当然,苏东坡的主要功业不止这三处,很多地方都有他的大功德。

苏轼经历的被贬之路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