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种植技巧,食用菌秋季生产技术指南

栽培食用菌怎样过程之平菇秋季玉米芯发酵立?

利用玉米芯栽培平菇首先应该将玉米芯粉碎或者碾压至颗粒状。然后按照玉米芯80%,麦麸或者米糠15%,磷酸二铵1%。石膏1%,石灰3%的比例配置培养料,料水比为1:1.3-1.4左右。然后进行堆积发酵,当料温达到60℃以上时保持12小时以后翻堆。翻堆要里外颠倒均匀。如此三次即可散堆,调整培养料水分,PH值,然后就可以装袋接种了。如果能够科学管理。效益也是不错的

红蘑种植技术与方法?

红蘑,松树伞,学名血红铆钉菇,东北地区别名红蘑、红松蘑、松树钉。生于松树林中地上,与松树形成外生菌根,群生、散生或单生。此菌风味好、有“素肉” 之称,深受人们喜爱。因为是野生的,产量极少,价格相对贵。红蘑在真菌分类上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铆钉菇科、铆钉菇属,子实体散生、群生或单生。

子实体一般较小,初期钟形或近圆锥形,后平展,中部凸起,浅咖啡色,菌肉带红色,干后淡紫红色,近菌柄基部带黄色。菌褶延生,菌柄长圆柱形且向下渐细,实心,上部往往有易消失的菌环。夏秋季在松林地上单生或群生,并且形成菌根。此种蘑菇肉厚,食用味道较好。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野生食用菌之一,药用可治神经性皮炎。该菌是针叶树木重要的外生菌根菌,在北方与赤松形成菌根,大量生长。

种植技术与方法:

1.选地搭棚 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水,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 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棚外应做好四周的排水沟。

2.培养料的发酵 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室外二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用0.5%敌敌畏或三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最后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速上升到62℃以上。 当高温结束后,每天降温1~2℃,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控温在50℃左右,6~7天发酵结束,最后将温度降到45℃以下时,就可把料搬进人字棚。

3.铺料与播种 在料进棚前两天,用0.5%的敌敌畏对栽培床进行全部喷雾杀虫,作好培养料进棚的准备。 培养料进棚铺在床面时,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用手捏有1滴水为宜,料pH值7~7.5,无氨味。铺料厚度在13~17厘米,边铺边拌,力度均匀。料铺好后,应用温度计测定料温,若料温在28℃以下是老谋深算可以播种。播种多使用班次粒种,每瓶种可播0.7~0.8平方米。播前操作人员将手、工具和菌种瓶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播种时,用菌种的2/3撒于培养料的表面,然后用手翻拌到料的踣,再将余下1/3的种撒于料面,并用干净木板轻轻压实。

4.发菌及出菇管理 播种后的3天内,紧闭人字棚,棚两头用草帘遮严,保温保湿,以促使菌种萌发和吃料。3天后,晚上可以适当掀开棚两头,通风换气。15天后,料内菌丝基本长满,就可以覆土了。覆土采用湿土拌砻糠。分次将粗土、细土均匀覆盖在料面上。当菌丝长上土缝时,开始喷一次重水,促使蘑菇迅速长大,在整个了菇期间,对水分管理,采用轻喷勤喷,保持覆土湿度即可。 开春后,气温上升,注意增加喷水量,力争多出春菇,4月份整个稻田种菇结束,就可以拆去人字棚,菌渣撒入稻田,667平方米地的菌渣可撒2700~3300平方米地。菌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增加稻谷产量,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稻田种菇,是一项开发稻田资源,引导农民致富的好途径。

如何确保食用菌高产高效?

食用菌产量和质量的高低,是经过科学地栽培管理, 才能栽培出各种食用菌, 这样才能发挥出它们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探究目前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对于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小杨的家乡贵州省织金县后寨苗族乡就是种植香菇食用菌的。

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的探究

1、当前食用菌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种植产量低, 质量较差

我国的食用菌栽培, 大多数都是依靠人工劳动进行生产的, 并且生产技术落后, 导致我国的一些食用菌的产量较低。例如, 我国香菇的单产量夏菇是每亩6000kg左右, 冬菇每亩1800kg左右, 而日本等农业技术先进的国家, 每亩的产量要比我国高出20-50%左右, 这样一来就导致我国食用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低, 在质量方面难以满足优质菌类的标准。

1.2 种类少, 缺乏创新

当前我国的食用菌品种较少, 缺乏一系列相关的配套品种。与日本相比, 我国每年种植的食用菌种类也就常见的几种, 新品种太少, 而且在培育的过程中, 由于技术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原因, 种植者根本不可能根据当地的气候状况, 栽培方式等合理安排种植品种和栽培技术, 使得食用菌产业难以发展。

1.3 生产管理混乱, 以次充好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都在追求物质利益, 且忽视了产品的质量。就目前我国的食用菌生产现状来说, 食用菌生产极其混乱, 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虽然刚刚设立了食用菌生产管理法, 但是由于缺乏生产质量检验的单位, 再加上技术部门的管理和监测水平较差, 导致当前食用菌生产和管理的落后。

1.4 有关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弱

我国在进行改革开放之后也才经历了三十多年, 对于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尤其是缺乏食用菌技术的高级研究人才和真正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我国的国情现状开展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应用型人才。同时, 我国也缺乏食用菌技术培育方面的专业机构, 研究经费也严重不足, 导致我国的技术严重落后。

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的探究

2、探析食用菌栽培技术

2.1 食用菌育种

科学在发展, 技术也在进步, 对与食用菌育种技术的研究也会随之发展和进步, 食用菌育种的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也将不断涌现出来。当前我国的食用菌育种方式有杂交育种、人工育种、诱变育种等等, 都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杂交育种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 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育种方式。食用菌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四分体过程的基因重组。这种育种方法适用于异宗结合的食用菌, 如平菇、香菇、金针菇、木耳菌、银耳、猴头菌等。异宗结合的食用菌单孢子萌发形成的菌株是不孕的, 只有通过不同单核菌丝配对杂交结合时, 才能双核化, 形成子实体。根据这一原理, 运用具有不同优点遗传性的单核菌丝体进行杂交, 选育出优良的杂交异核体是培育食用菌品种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比诱变育种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可操作性。

人工育种是当前新出现的一种菌种培育方式, 其主要是利用人工的方式, 有针对性地将一些优质品种的菌类加以培养, 选择并积累有益的特性, 从而得到新型的食用菌品种。

2.2 栽培管理

我国目前主要的培养方式是食用菌液体培养, 它是在抗生素发酵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其生产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经济效益突出等优势而被广泛研究和应用。食用菌液体培养又称深层发酵或液体发酵, 其主要原理是在发酵罐或三角瓶中加入液体培养基, 通入无菌空气以增加培养基中溶氧含量, 提供食用菌菌丝体呼吸代谢所需要的氧气, 同时加以搅拌或振荡, 并控制适宜的外界条件等, 使菌体在液体深处繁殖发育, 获得大量的菌丝体或代谢产物。

在育种完成之后, 种植者要将接种好的菌落放到培养室里进行培养。虽然此时菌种的菌丝还没有萌发, 但原料中有其它微生物的活动, 很快就会产生高温, 如果菌落摆放过分拥挤, 很容易发生烧菌现象, 烧死的菌种不但丧失活力, 而且还给杂菌提供了额外的营养来源, 不利于食用菌的培育。

在冬季, 培养袋要适当扎紧一些的, 同时要加强翻倒、通风和检查, 不可马虎。食用菌的培养是要求干净、通气、干燥, 时刻保持室温在常温状态下, 保持内部湿度在70%。在培养的过程中, 要时刻注意观察培养物的发酵情况, 经常翻动菌袋, 保证菌袋的干燥和通气, 为菌落发育提供充足的氧气。在菌床栽培的发菌管理过程中, 要时刻注意加强通风, 控制温度, 保持水分, 同时防止菌床面大量积水。

2.3 出菇采收

不同的品种, 出菇管理的具体方法不同, 但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要注意环境卫生、严格消毒, 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菇棚在投入使用之前要认真打扫环境卫生, 严格进行熏蒸消毒, 不乱堆乱放有机杂物, 经常做到打药灭虫。其次, 在出菇采摘过程中, 除了要加强气温、湿度、光热条件的管理和控制之外, 还要特别注意采菇的时间, 特别强调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才能获取最高的产量和最佳的商品价值。最后, 在采摘过程中, 注意不留菇根, 不能损伤成菇, 在采菇和搔菌后要及时清理老菇、死菇和烂菇, 不给病虫害孳生创造条件。

食用菌高效栽培技术的探究

当前, 食用菌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食用产品, 同时也是我国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农业发展项目, 尤其是在当前精准脱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只要加强对于技术研究的重视程度, 推广和发展无公害、高产的食用菌栽培技术, 就能够满足当前的社会需要,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推动我国农业走绿色健康的发展之路。

种植食用菌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种植食用菌过程中药主要以下几点:1.栽培过程中要求原料必须新选,最好在太阳底下暴晒一到两天,2.拌料要掌握好含水量,一般保持在55%左右为宜,3.灭菌一定要彻底,要做到“攻头,保尾,促中间”,4.接种一定要无菌化,确保菌种质量,5.养菌一定要创造一个适合菌丝生长的环境。种菇过程只要主要以上这几点90%以上的成功率是木有问题的,其他就是要注意细节。

蘑菇应该怎么种?种植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用老百姓的话说,种蘑菇,是个细作活,步骤多,环节多,从备料开始,要经过搅拌-装袋-灭菌-接种-养菌-出菇-采摘八个程序。要注意的问题也充斥着每一个步骤,每个环节都要瞪大眼睛、小心谨慎,再小心,再谨慎。

一,备料阶段。

备料是种蘑菇的第一个程序,从这个时候起,种植者就要打起精神,仔细选料,选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料的质量

做培养料的原料,一定要新鲜,即使是隔年料,最起码要存放的得体,无霉变,无腐烂。

颗粒要大小均匀,最起码要符合想要种植品种的要求和标准。(不同的蘑菇品种对培养料颗粒的要求不一样,有大有小)。

【2】菌需物资的质量。

菌需物资,指的就是培养3袋、套环、扎袋皮筋等,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有规模、信誉好的单位,这质量才有保证。需要注意料袋宽窄、长短、厚度要标准,无微孔,套环要规整,皮筋要有韧性。

不管是培养料,还是菌需物资,千万不能图便宜,将就用料,一但有问题,影响全局,那可是在害自己。

【2】培养料和菌需物资的数量。

在确定培养料和菌需物资的数量时,一定要根据配方及自己计划要种植的规模,计划好各种原料的需要量,购买时,要略有盈余,但不能超过太多。超出部分如数量过大,菌需物资还好些,培养料剩余过多,储存都是问题,即是有地方存放,保管起来也很麻烦,一但变质,只能废弃,这就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数量欠缺,种植对时间又有着必须及时迅速的要求,这样就达不到计划的规模,单位产出也会受到影响,降低收益。

【3】菌种的挑选与储存。

备料过程包括菌种的购买及购买后的储存。挑选菌种时,一定要选正规、有资质、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生产的菌种,并保证种子纯正、无杂菌、无病虫害,菌种运输中一定要密闭,杜绝其一切与外界接触。到达后选择4~5℃的室内储存。

二,搅拌培养料阶段。

搅拌培养料,习惯叫拌料。就是把种植需要的各种原料拌和到一起,在这个阶段要注意的问题是:

【1】均匀度。

按配方比例,把培养料混合到一起后,一定要进行搅拌,并要搅拌均匀,这样才能装袋时,每个袋内都含有培养料的每一种成分,也才能保证蘑菇的营养供应均衡,不因某种营养缺乏而影响生长。

【2】预湿。

对密度大或某一部分密度大的原料一定要提前预湿,并要湿透,像玉米芯的脐部、棉籽壳的芯部短时间的水浸,根本无法泡透,只能进行预湿,在一定长的时间内,把不容易浸透的部位浸透,为灭菌效果提供保证,也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杂菌感染,降低感染率。

【3】培养料的含水量。

所有的原料混合到一起后,对混合后的含水量有着很严格要求,这个含水量标准是60%左右,这个含水量,的条件下,种菌萌发快,菌丝生长强壮,还能抑制住杂菌的生长,所以搅拌过程中,一定要引起注意,既不能高,也不能低。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抓一把培养料,紧握手指,指缝间见水而不滴。

三,装袋阶段。

培养料搅拌好之后,就进入装袋阶段,装袋可以手工进行,也可以机械进行。不论哪种方式,都必须做到:

【1】紧实度要够。

装袋时,培养料一定要紧凑,但又不能撑破菌袋,人工装料时,要用手压实;机械装料时,供料要匀,速度要不急不缓。

【2】扎袋要紧。

装料完毕,扎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皮筋要多绕几圈,不能松懈,以免运输时发生散袋。

【3】注意料袋的检查。

装好料的菌袋,不能有破损,不能有微孔,这会给后来灭菌、养菌带来麻烦。破损有微孔,灭菌时就会有蒸汽进入,降温过程中,蒸汽就会还原成水,增加培养料湿度,不利于接种,也不利于菌丝萌发,还容易感染杂菌。

四,灭菌阶段。

灭菌,是整个环节中的重要一环,灭菌的作用就是灭掉杂菌,使蘑菇菌丝不受侵害,正常生长。灭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菌袋的摆放。

菌袋运进灭菌仓,摆放很有讲究。摆放要有层次,既要多装,最大限度利用容量,还不能拥挤,必须保证,灭菌蒸汽能顺利到达每一个部位,不能出现夹心,导致灭菌温度不均匀,造成灭菌不彻底带来染菌的后果。

【2】灭菌温度和时间。

对菌袋的灭菌是有温度和时间要求的。要求是,灭菌仓的温度,达到100℃时,要保持12小时以上。12小时中,一旦出现温度,降低,必须再升至100℃时,重新计时,再保持12小时,这是必须注意的,也是必须做到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灭菌的彻底,才能真正的杀灭培养料中的杂菌。

【3】焖锅。

焖锅是指100℃下,已保持12小时,可以锅炉停火。但不能打开灭菌仓,仍然让灭菌仓保持密闭状态10~12小时以上。这样,能节约能源,使灭菌效果更好,正好完成了菌袋降温,还利于搬运,为搬运降低了强度,提供了方便。

【4】养菌场所的的消毒灭菌。

在菌袋灭菌的同时,根据时间应安排养菌场所的消毒灭菌,一般采取硫磺或菇虫净气雾剂熏蒸消毒灭菌的方法。此时,最应注意的是安排好时间,消毒灭菌期,要求密闭空间24小时,菌袋放入前,需打开通风口,散失残留药物8小时。一定要在接种完成前做完,同时更应该注意灭菌人员的人身安全。

五,接种阶段。

接种阶段,是各个环节的重中之重。愿意在于,这个时候,是菌种与培养料的接触阶段,菌种经过开袋暴露在外界,失去了菌袋的保护,正处于脆弱之时,更容易受到,杂菌的侵害,所以,接种之时,各个方面一定要小心谨慎,保护好菌种。因此,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菌袋降温

菌袋经灭菌后,一定要温度降至28℃以下,再开始接种,过热会烫伤菌种,甚至造成菌种死亡,使种植终止。

【2】接种室(接种箱)消毒灭菌。

接种前,必须对接种室(接种箱)进行消毒灭菌,并采取气雾剂消毒灭菌方式,接种内不留任何死角。保证空间内无菌,保证接种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作业服和工具消毒灭菌。

接种期间,所有进入接种室的物品都必须经过消毒灭菌处理,包括作业人员的着装(口罩鞋帽手套)及其使用的工具等。作业人员经换好作业服,经缓冲间进入接种室(更衣室和缓冲间密闭相连)。

【4】接种进行中的要求。

接种时,尽量避免人员走动频繁,确需走动动作要轻,避免带动灰尘,落入菌袋,接触菌种。接种完毕,要立即扎紧菌袋袋口。接种箱接种,需点燃酒精灯,用火焰灭菌法接种。

六,养菌阶段。

接种之后的菌袋,要迅速的运进养菌场所,进行养菌。在此期间,要注意做好以下几项。

【1】防范烧菌发生。

菌袋的养菌过程,也是个发酵过程,发酵就会产生,初期,菌袋有个自然升温期,此期间,必须时时注意菌袋袋内温度,一旦临近28℃时,就要立即采取倒垛或其他分散菌袋的做法,为菌袋降温。如果超过30℃,就会产生烧菌现象,菌种被高温烫死,即是烫伤,也很难恢复,种植就将前功尽弃。

【2】调节好养菌场所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氧气含量。

养菌期间,为了更好的促进菌种萌发,菌丝快而壮的生长,无论哪个品种,对温度、湿度、光照、氧气含量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必须注意调节。

①温度。在22~25℃之间最适宜,这个温度几乎适合所有品种的菌丝体健康生长。同时,不利于有害杂菌的萌发侵染。

②湿度。空间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即能保证菌袋内水分不易蒸发,还能抑制杂菌活跃度,利于防治杂菌侵染。

③光照。保持场所黑暗或极弱光环境,这是任何菌丝体喜欢的亮度。

④氧气。不同品种菌种萌发和菌丝体生长期间,对空间氧气含量有不同的要求,按所种植品种最适宜的含量调节,方法是调节通风时长和时间,注意和湿度之间的协调。

⑤注意防治并虫害。通风口应安装防虫网,适时喷洒药物防杂菌,防害虫进入和产卵。

此期间,最应该注意的就是通过调节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来抑制杂菌的活跃度,降低染菌率,为出菇做好充分准备。

七,出菇阶段。

出菇阶段,要注意的问题,依然是温度湿度光照空间氧气含量的调节,针对不同品种的不同要求,可能要拉大温差催蕾,也可能调节氧气含量,适当增大二氧化碳含量,来刺激菌丝体,使之更强壮,早现原基,早出蕾,早出菇。同时不能对杂菌侵染、防虫害掉以轻心。

八,蘑菇采摘阶段。

蘑菇采摘阶段,是整个过程的最后一个程序,编筐编蒌,在于收口。此时,一定要坚持精心,继续耐心,踢好临门一脚,以优质高产上市。此期间要注意:

【1】采摘及时。

一定记住,八分熟左右就要采摘,可以保持蘑菇的鲜度,又可以防治孢子弹射对人体的伤害。

【2】细心采摘。

采摘时动作要轻,不要带下培养料,避免菌丝和幼菇受到伤害,影响下茬蘑菇的生长和产量。

【3】掌握好加湿时间。

采摘前一天,要停止加湿,以免形成水菇,不利于运输和储存,也影响蘑菇的卖相,降低商品性,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由以上叙述可以看出,种蘑菇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可以用纷繁复杂形容,但只要责任心不丢失,就可以解决问题,并能给自己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我是初始农人,每天分享农技。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欢迎关注、转发、点赞、评论。

栽培食用菌怎样过程之平菇秋季玉米芯发酵立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