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疮痂病是怎样引起的

疮痂病是番茄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危害、症状都是什么?如何防治?

番茄疮痂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又称为番茄斑点病。该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在我国初现发病并传播蔓延。近年来,番茄疮痂病逐渐成为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病害,尤其是早春和秋延后番茄发病较严重,如防治不及时可造成较大规模的减产。现就番茄细菌性疮痂病的为害症状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以便为广大菜农朋友们当下的农业生产做一指导。一、番茄疮痂病的发病症状

该本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它主要危害番茄的叶子、茎和果实。

靠近地面的老叶子首先发病,然后逐渐向上层叶片发展。在发病的早期,叶片背面形成水渍状深绿色的斑点,并逐渐扩大成圆形或连成的黄褐色病斑边缘不规则、不明显。病斑表面较粗糙,周边有黄色晕圈,内部较薄,有油脂状光泽。后期叶片逐渐干枯。

茎部发病,首先在茎沟处呈现白色水渍状斑点,随后扩张成长椭圆形深褐色斑点,裂开后呈疮痂状。果实发病受害的主要是着色前幼果和青果。果实表面首先出现褪绿白色斑点,然后扩展为黄褐色或深褐色的近圆形粗糙的枯死斑点,直径为0.2-0.5cm,边缘呈黄绿色晕圈。一些病变可以相互联接成不规则的大病斑。

如果在长期高温高湿下,田间番茄植株的叶子可在短期内焦枯。

二、番茄疮痂病的发病规律番茄疮痂病的病原菌可随病残体在地表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第二年病害初侵来源。在田间,主要通过大风大雨或农事作业传播,也可以通过昆虫传播。病原菌通常通过伤口或气孔侵入叶片。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叶片感染后3-6天就致发病,果实5-6天发病。只要田间有10%的植株发病,它们产生的病菌总量就足以使整个田块发病。

病菌繁殖的最佳温度是27-30℃,56℃的温度下10分钟就可致死。番茄疮痂病的发生与温度有很大关系,而高温高湿和多雨是发病的主要条件。夏季持续大风降雨、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或钻蛀性虫害的发生都会导致植株出现伤口,这有利于病菌的入侵并可能导致病害的发生。另外,粗放的耕作管理、病田连作、追肥不及时以及植物长势弱,都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并加剧病情的发展,与茄果类蔬菜轮作的地块发病较重。

三、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生产中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指导方针,重在对病害的预防。

发生病害的田块应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2-3年以上。选用无病的种子和种子包衣或消毒:选用正规公司的种子并在播种前进行种子药剂包衣或对种子消毒,用55℃的温水浸泡15分钟,然后转移到冷水中冷却,晾干后再进行催芽播种,也可以将种子用1:10农业链霉素浸泡30分钟浸种。加强田间栽培管。(1)根据品种特性确定番茄种植的密度,适时进行整枝打杈,及时清除病残体并带出田园深埋或焚烧(2)加强雨季的排水工作,减少田间湿度,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可以通过起垄覆盖地膜栽培,膜下灌水,尽量降低保护地内空气湿度(3)适当施入氮肥,重施磷钾肥,增施菌肥、腐熟有机肥,以活化土壤并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化学药剂防治的预防。在坐果后,使用5000倍液的新植霉素,或4000倍液的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或500倍液的50%DT可湿性粉剂,或500倍液的70%可杀得可湿性粉剂等药剂交替喷施。每10天一次,连续2至3次。发病初期每3天一次,连续3次。总结,近年来在我国一些番茄种植区,番茄疮痂病的发病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在农业生产中菜农朋友们要给予充分重视,也希望此文在实际生产中能对你们有一定的帮助。谢谢阅读,我是三农参谋。

柑橘果子表皮起黄色点是什么原因?

从题目的描述看,信息点是柑橘果面(位置)、起(偏向凸出的状态)、黄斑(病症)三个,这里笔者来列举一些常见情况。

溃疡病

溃疡上果后,有木栓化凸出的病斑,周围多伴有黄晕。

防控的要点是护好每批梢,稳果后至膨果期是溃疡上果的主要时期,风雨前后抓紧用药,预防可用无机铜制剂,治疗可选择有机铜、抗生素类药物。

疮痂病

疮痂病在柑果上有两种表型,上图为疣状病斑,凸起较大,这类易落;下图为庎藓状病斑,病斑木质化更明显,即便是不落也会引起果实畸形,果小皮厚品质低劣。

防控的关键在春梢萌动时、谢花后及幼果期,药剂可选择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戊唑醇、氟环唑等。

脂点黄斑病

该病上果后,幼果向阳面可出现黄白色的花斑,但不向果肉深入。

幼果期重点防,药剂可选用代森锰锌+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等。

砂皮病(严重)

通常情况下砂皮上果是形成密集的黑褐色硬质小粒点,但如果病菌浓度很大的情况下,会出现黄褐色块状的病斑如上图。

谢花后、幼果期、膨果期是防上果的关键期,药剂可选择代森锰锌+苯甲嘧菌酯/肟菌酯/吡唑醚菌酯,兼防脂点黄斑病。

介壳虫

上图为褐圆介,比较严重的那种,树干上满布青苔,管理较粗放。

由于介壳虫出蜡质后抗药性较强,最好是初孵期时将其杀灭,药剂可选择毒死蜱+噻嗪酮/螺虫乙酯等。

红蜘蛛

受害柑橘转色不良,果皮点状失绿发黄,严重时甚至发白。

春梢和秋梢是重点防治期,药剂可选择阿维菌素+乙螨唑、乙唑螨腈等。

除去以上,部分因药害、机械伤所形成的花皮果也可表现出相应症状。需要强调的是,果面损伤一旦形成,通常是不可逆的,预防才是关键。

农业助手旗下【牧虫者说】原创内容,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柚子结痂怎么回事?

柚子的疮痂病一般发生在柚子的生长周期,从柚子的生长初期到果实的时候,柚子疮痂病都会侵害柚子的果树,会对柚子的枝稍,叶片,果实进行侵害,此种病害属于低温高湿的状态下发病,当柚子园区的温度高于25度以上的时候,病害发生的较轻,尤其是到了柚子果实成熟期的时候正是低温高湿,昼夜温差变大的时候,病害就会侵害柚子果树,是目前这个季节种病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农户需要重视此病,避免损失。

疮痂病喷什么药最好?

疮痂病是世界性难题!河北承德疮痂病厉害,这里年用春雷霉素、氢氧化铜等常规品种几乎无任何效果,而很多专家闭门造车仍在推荐这类药!土豆种植户损失惨重,叫天不应喊地不灵!再加上青枯病、黑痣和粉痂病搞的百姓无可奈何!

解决这些“!”号,我们用的是天路杀菌王植物农药,真菌细菌通杀预防和治疗效果很好。从处理种子用400--500倍液浸种或喷淋种子开始到幼薯期灌根连续2次每亩用药200--300克得到很好的防治。你可以试试。

果树上黏黏的怎么回事?

1、侵染性流胶:果树受到了病虫的危害(比如受到真菌、细菌和一些害虫的侵染),导致果树出现干腐、腐烂、爆发疮痂病等情况,因此果树上会出现多处流胶的现象。

2、非侵染性流胶:果树的枝干受创,比如来自机械损伤、日灼、修剪过重、药害等因素造成的伤口,因此果树会出现流胶的情况。

3、生理因素:土壤和砧木的亲合性较差,或者是由于施肥不当(比如施用了没有腐熟的农家肥或化肥施用过多)、排水不良、结果过多等因素导致果树流胶。

疮痂病是番茄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危害、症状都是什么?如何防治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