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根要种多深?
芦笋是多年生宿根植物,非常耐寒,冬天即使地上部分枯萎了,根部还是活的,就是因为芦笋的根系很发达,所以在种植芦笋根的时候如果是地栽要把根部都埋进去,如果是盆栽,盆高至少要30厘米以上。
芦笋三年根怎么种植和管理?
芦笋作为一种高档蔬菜,其经济价值非常可观。如果能提高芦笋大棚栽培品质,实现无公害,那么,其效益会更高。一般芦笋种植3年左右即可采收,采收期长达10年。温度是影响芦笋质量的首要因素,其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芦笋的无公害栽培技术。
芦笋的播种育苗方法
芦笋的定植方法
芦笋的田间管理
一、芦笋的品种选择
作为无公害大棚栽培,需选择适应性与抗逆性都强的芦笋品种。需选用抗病性强、产量低、质量好的一代杂交品种。特别提醒,不能使用二代种,因为二代种产量低、质量差、病害重。可以选用格兰德f1或者阿特拉斯f1.
二、芦笋的播种育苗方法
芦笋的温度适应性很强,最低可承受低温为零下38摄氏度。在播种时,仍需考虑地温,不可太极端。通常只要地温达到10摄氏度以上,都可以播种。从3月到10月都可以进行。
先用清水搓洗种子,除去蜡质,然后用50%多菌灵250~300倍液浸泡24小时,选出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然后用25摄氏度的温水浸泡。每天更换一次水,浸泡2天之后捞出沥干水分。用湿纱布包裹种子于25摄氏度下催芽,等种子露白即可播种。壮苗的标准为株高30公分,分枝有3个,根系发达,苗龄50~70天。
建议使用商品育苗基质作为营养土。在营养钵中打1公分深的小孔,每钵播1粒种子,然后覆盖1公分土壤。
春季播种需进行保温,可覆盖地膜或者采取大棚套中棚的方式。在夏季播种则需要适当降温,可搭建遮阳网或阴棚来处理。出苗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出苗之后要及时移开覆盖物。通常在出苗50%以上可揭去薄膜。对于根腐病和蝼蛄等苗床病虫害,需及时防治,科学用药。可以使用多菌灵,但是需控制用量。为了促进苗子正常生长,可施入腐熟粪水,做到薄肥勤施。
三、芦笋的定植方法
等植株长出第三枝叶时,就可以进行定植。定植前需要整地,确保地块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排水良好。白芦笋要求微酸性土壤,绿芦笋等范围较广,ph值为5.3~8.3.需要注意的是,地块不宜种过果、桑、棉花、林木。深翻结合施入底肥,每亩腐熟有机肥2000~5000公斤,复合肥每亩40~60公斤。
四、芦笋的田间管理
定植当年需要覆盖薄膜保持土壤湿润。及时中耕培土追肥。定植一周后,每亩浇薄粪水500公斤。在嫩茎生长后每隔10天左右培土1次,共培土3次,每次培土2公分。半个月左右施入15公斤复合肥。可以在芦笋两侧搭建立架拉绳,防止芦笋倒伏。
每半个月需疏枝1次,把细弱枝、病残枝、衰老枝疏除。等植株长到1.5米时进行打顶。浇水宜在傍晚进行。对于蚜虫、夜蛾科害虫,需采用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结合的方法。对于茎枯病、根腐病等,需用生石灰消毒,然后用苯甲丙环唑或氧化铜进行防治。
总结
芦笋需选用抗病性强、产量低、质量好的一代杂交品种。特别提醒,不能使用二代种,因为二代种产量低、质量差、病害重。通常只要地温达到10摄氏度以上,都可以播种。从3月到10月都可以进行。先用清水搓洗种子,除去蜡质,然后用50%多菌灵250~300倍液浸泡24小时,选出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然后用25摄氏度的温水浸泡。等植株长出第三枝叶时,就可以进行定植。定植一周后,每亩浇薄粪水500公斤。在嫩茎生长后每隔10天左右培土1次,共培土3次,每次培土2公分。半个月左右施入15公斤复合肥。可以在芦笋两侧搭建立架拉绳,防止芦笋倒伏。
芦笋苗三年跟5年的区别?
芦笋苗三年跟五年的区别是产量不同。芦笋幼苗期从种子发芽到定植,这个时间一般为几个月至1年;芦笋幼株期通过不断地营养生长,此时主要是形成地下茎,需要1-3年;芦笋成株期开始采收后,产量逐年增加,5-6年后进人盛采期;在10-12年后,产量下降,进入衰老期。
芦笋分株最佳时间?
选阴天或晴天下午3时后移栽,移苗时尽量少伤根,带土移栽,按苗大小分级定植于沟内,移栽密度株距30cm,亩移栽1200株左右。移栽时将苗根与土轻轻压实,每株浇清水粪O.5kg后再盖上松土3~5cm即可。定植后每隔5~7天亩施清水粪500kg,隔10~15天培土一次,每次2~3cm,结合中耕锄草,每隔20天左右亩施复合肥5~8kg,每隔7~lO天,用40%芦笋青粉剂兑水600倍喷于植株茎叶,以防治茎枯病。新栽芦笋茎秆较细,要适时搭架用尼龙绳固定茎秆,及时疏枝有利通风透光。并做好抗旱排涝工作。进入9月中旬,每棵盘保留健壮、分布均匀的茎株10~15根,多余的嫩茎可拔去
芦笋苗长出来为什么又细又小?
一、营养不足
1、芦笋在生长期间需要足够的养分,一旦养分不足,就会导致芦笋地上茎生长过细。
2、定期给芦笋进行施肥(可选用有机肥和复合肥),满足芦笋生长所需养分。施肥时,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

二、水分不足
1、芦笋蒸腾量小,根系发达,耐旱能力强,但是在芦笋采收期间,一旦栽培土壤过于干旱,必然会导致芦笋嫩茎过于细弱,生长芽回缩,最终引起严重减产。
2、芦笋栽培土壤以见干见湿为宜,不宜过于干旱也不宜积水。

三、土壤
芦笋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砂壤土上长势良好,但是当土壤含盐量超过0.2%时,植株发育明显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吸收根萎缩,茎叶细弱,逐渐枯死。因此在栽培时,一定要控制好土壤含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