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进土豆第一人 请问一下是谁把土豆引入中国的

马铃薯是从哪里来到中国的

马铃薯是由东南亚的华侨介绍到中国的。17世纪,马铃薯已成为欧洲重要的粮食作物并传入中国,传入中国也不过300多年。

由于马铃薯非常适合生长在原始粮食产量极低、只能种植莜麦的寒带地区,因此在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北部等地迅速传播开来。从美洲传入的马铃薯、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成为贫困阶层的主要食物,对维持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可以在冬季或凉爽季节种植,并获得高产。扩展信息马铃薯的起源和发展

土豆因其酷似马铃而得名。这一称谓最早见于康熙时期的《松溪县食货志》。中国的东北和河北叫土豆,华北叫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叫土豆。

江浙一带叫山药或洋芋,广东叫洋芋,粤东叫荷兰薯,闽东叫洋芋,鄂西北叫土豆。

土豆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人工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至5000年的秘鲁南部。16世纪中叶,一位西班牙殖民者将土豆从南美带到了欧洲。当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的美丽,并把它作为一种装饰品。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马铃薯

中国引进土豆第一人 请问一下是谁把土豆引入中国的

马铃薯是从哪个国家传入中国的

根据陕西省兴平县的记载,马铃薯是在16世纪传入中国的。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人工种植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秘鲁南部。海拔3800米的安第斯山脉的的的喀喀湖可能是最早种植土豆的地方。大约七千年前,一个印第安部落从东部迁移到寒冷的安第斯山脉。他们是第一批发现并食用野生土豆的人。16世纪中叶,来自南美的西班牙殖民者将土豆带到了欧洲。当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的美丽,并把它作为一种装饰品。

扩展信息

土豆的营养价值美国农业部和卫生与人类服务部2011年的膳食指南建议,运动后,人们应选择能够提供大量钾、膳食纤维、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同时应摄入较少的钠、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以避免人为添加过多的糖和盐。土豆几乎同时满足以上所有要求。

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确定的两种主要营养缺乏-钾和纤维。在钾的食物来源中,马铃薯居指南之首。富含钾的食物来源还包括哈密瓜、香蕉和酸奶。

科学研究表明,钾可以钝化钠在人体内的副作用,从而降低血压。此外,体内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可降低患肾结石和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土豆

参考来源:健康新闻-运动后吃点土豆

土豆是谁介绍到中国的

土豆也叫马铃薯

第一条路:16世纪。当时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外国政要、商人、传教士大量涌入,尤其是荷兰使节经天津入京见皇帝,可能会把土豆当珍宝供奉。

在明朝万历年间姜异魁写的《长安客家》中,记载了北京种植的马铃薯叫洋芋。文章描述:土豆绝对像吴中的花生和芋头,也像芋头,但这种区别是松的、甜的。根据古籍书目注释,长安客家方言记述了明代中期京郊的历史遗迹。明朝中期应该在1500年到1550年之间。因此,可以认为马铃薯传入北京的下限应该是1550年以前,距今已有400多年。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编纂的《集府通志·物产部》中记载:一种带有当地芋头的土豆,蒸着吃像地瓜。乾隆四年(1739年)编纂的《天津志》记载:芋头,另一种小人,称为芋头,俗名薯。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正定府志》物产部记载:於菟,同治俗名,称土豆,味甘,微土。可见,在清代,北京及附近各县已经广泛种植马铃薯。

第二条路线:荷兰人从东南亚传入台湾省,再传入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劳弗的《美国植物的传播》一书谈到,1650年荷兰人斯特鲁斯访问台湾省时,看到当地人种植马铃薯。当时(1622-1662年)台湾省是荷兰的殖民地,所以叫荷兰薯。还是荷兰人从爪哇传入的,也叫爪哇土豆。台湾省与福建、广东交往频繁,有可能从台湾省引进马铃薯到沿海地区种植。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福建松溪县志食粮部》记载,康熙十八年,县衙发布文告,劝人种土豆,并称当地土豆按树生长,挖开,形似铃铛,籽黑而圆,味硬。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台湾省府还称土豆为荷兰豆。兴化府莆田县志谈土豆:最近有一种土豆,来自台湾省,长得像菜园。肉松黄,口感和红薯一样。可见福建人是种了红薯才知道土豆的。

此外,在中国17、18世纪的文献中,四川、陕西、甘肃、云南、湖北等省对马铃薯的记载最多。由此可以推出第三条和第四条路径。

第三条路线:西域由陆路传入中国。17世纪中叶,西班牙人把土豆带到了印度。也可能在西域之间的商旅中由陆路传入中国。天水县志描述了土特产和蔬菜:马铃薯俗称洋芋,又叫蹲枭。

第四条路径:西南茶马古道商旅带入中国。17世纪荷兰人将土豆引入新加坡、爪哇等地,我国商旅人士从西南茶马古道将土豆引入云南、贵州、四川。

第三条路径和第四条路径只是土豆地里的猜测,目前还没有任何书证。

是谁把土豆带到了中国

小结:土豆如何来到中国的分析如下。

第一条路线:16世纪荷兰人可能通过海路传入北京、天津和华北。当时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外国政要、商人、传教士大量涌入,尤其是荷兰使节经天津入京见皇帝,可能会把土豆当珍宝供奉。

第二条路线:荷兰人从东南亚传入台湾省,再传入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劳弗的《美国植物的传播》一书谈到,1650年荷兰人斯特鲁斯访问台湾省时,看到当地人种植马铃薯。当时(1622-1662年)台湾省是荷兰的殖民地,所以叫荷兰薯。还是荷兰人从爪哇传入的,也叫爪哇土豆。台湾省与福建、广东交往频繁,有可能从台湾省引进马铃薯到沿海地区种植。

第三条路线:西域由陆路传入中国。17世纪中叶,西班牙人把土豆带到了印度。也可能在西域之间的商旅中由陆路传入中国。《天水郡蔬菜志》记述:薯俗称薯,又名蹲枭。第四条路径:西南茶马古道商旅带入中国。17世纪荷兰人将土豆引入新加坡、爪哇等地,我国商旅人士从西南茶马古道将土豆引入云南、贵州、四川。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