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虫的玉米要喷什么农药
首先需要看具体的虫,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下面介绍一些玉米中经常出现的昆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玉米螟
玉米螟俗称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玉米心叶末端喷施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可防治玉米螟。如果将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等农药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混用,不仅可以提高玉米螟的防治效果,还可以防治蚜虫、叶螨等害虫。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0.25㎏30%辛硫磷颗粒剂和2㎏细砂混合,然后在每株大口内喷洒2-3g,即可防治玉米螟。
2.蚜虫
蚜虫不仅危害玉米苗期的心叶,还会危害抽穗后的果穗,影响花期的花粉传播,还可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从而威胁玉米产量。在玉米植株上喷洒3%啶虫脒1500倍液、吡虫啉、啶虫脒等农药,可防治蚜虫。
第三,粘虫
粘虫俗称五彩虫,特别喜欢吃玉米叶片,是玉米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粘虫严重时,可把叶子吃光,只剩下玉米秆,导致绝收。对玉米植株喷施2000-2500倍的氯氰菊酯溶液或1000-2000倍的20%虫酰肼悬浮剂,可有效防治玉米粘虫。
第四,蛴螬
蛴螬俗称白土蚕、核桃虫。成虫为各种金龟子,是危害玉米最严重的地下害虫。蛴螬不仅喜欢吃刚播下的种子,还会咬断玉米的主根,严重时导致缺苗。一方面可以在整地中使用3-4公斤的3%毒死蜱进行防治,另一方面可以使用敌百虫、辛硫磷等农药进行虫害防治。
五.地老虎
地老虎俗称断根虫,经常咬断玉米幼苗靠近地面的基部,也是严重危害玉米的地下害虫之一。稀释后的敌百虫容易混在切碎的灰菜上,晚上均匀撒在玉米苗根部附近,可以有效防治3龄前的地老虎幼虫,而年龄较大的地老虎幼虫则需要辛硫磷乳油进行防治。
玉米与普通作物相比,生育期较短,产量较高,苗期病虫害会直接影响后期产量的形成,要注意观察,及时防治。
1.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一般不会在整个田间发生,在路边、沟渠等杂草多的地方发病株多。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是由灰飞虱传播病毒引起的。病毒一旦携带,就会终身携带,长期传播。当玉米的一片叶子专一时,它就会受到损害。玉米受损越早,就越严重。5-6片叶子就会开始出现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基本就没有治愈的可能了。
防治方法:主要预防玉米粗缩病,防治时间为6.20-30。用量: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 g,4.5%高效氯氢或2.5%氟氯氰菊酯25 ml,48%毒死蜱EC 25ml,25%毒死蜱EC 30ml,1.5%毒死蜱EC。或播种后出苗前后喷施农药,每亩喷施10%吡虫啉30g和5%细菌毒素100ml可控制病害。
2.玉米苗疫病(根腐病)。玉米枯黄矮化,施肥浇水得不到改善,根部坏死。这是由玉米苗疫病(根腐病)引起的。近年来,玉米幼苗根部病原菌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受害后主根先坏死,次生根少,导致植株发黄。
防治方法:灭菌促根。用狠灵+爱多根灌,每7天1次,连续2 ~ 3次,叶面营养如云台舒或坤元588加调节型叶面肥。
3.玉米腐烂了。近年来,玉米烂心是由病虫害引起的。因为蓟马和瑞典蝇在玉米心受损,叶片受损变形,细菌结合腐烂。
解决方法:10%吡虫啉1000倍液+农用链霉素500倍液+锌肥每7天心脏注射1次,连续2次,杀虫灭菌,恢复生长。
4.根部害虫。根部害虫主要有夜蛾科、斑按蚊幼虫、车前粉蚧等。鉴别方法:麦麸、麦秸覆盖面积大,播种期晚,田间潮湿严重。二点夜蛾主要为害玉米气生根所在的表层土壤层的玉米根部,咬断玉米地面上的茎或浅根。受损玉米地轻则玉米植株错开,重则造成缺苗断垄,造成玉米地大面积留白。检查根部是否有白粉病。发生的是一只罗非鱼粉蚧。玉米根部有7 ~ 8只类似瓢虫的黑褐色虫子,这种虫子的土壤有很浓的气味。事情的始作俑者是Megan stinkbug,也就是Gentu stinkbug。
防治方法:斜纹夜蛾和斑点按蚊幼虫的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有喷雾、毒饵、毒土和化学灌溉。
(1)毒饵。每亩用4 ~ 5公斤炒麦麸或粉碎的炒棉籽饼与90%晶敌百虫或48%毒死蜱乳油混少量水配成毒饵,傍晚沿玉米苗边垄撒施。
(2)毒土。80%敌敌畏乳油300 ~ 500ml配细土25kg,早晨在玉米苗边沿垄撒施,防治效果好。
(3)给药。用水灌溉,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和48%毒死蜱乳油各1公斤,浇地时浇到地里。
(4)喷。用金工(4%高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稀释1000-1500倍,或用10ml-20ml/15KG水喷洒。应用要点:充足的水。一般每亩用水量30Kg(两桶水),喷洒在田间各处,特别是玉米苗和田面。喷洒农药时,要重点关注茎基部和玉米周围。
防治玉米苗期害虫的农药有哪些
防治玉米田斜纹夜蛾的危害,可在傍晚喷洒高效氯氰菊酯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防治蓟马,用螺虫乙酯+吡虫啉喷雾,或用联苯菊酯+噻虫嗪喷雾。
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苏云金杆菌、虫酰肼和硅喷剂防治玉米螟,防治效果良好。
玉米一发芽就被虫子吃了,那么什么药有效呢
玉米一发芽就被虫子吃了,什么药有效呢?事实上,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没有简单的、不容置疑的答案。原因是玉米苗期可能出现的食叶害虫很多,不同害虫的防治不仅在药物选择上不同,有时甚至差别很大。不同的病虫害很可能要选择不同的药物,合适的药物才是更好的药物。
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苗期最常见的食叶害虫。在玉米的心叶期,初孵的玉米螟幼虫通常成群地去玉米幼苗的心叶取食。当玉米的心叶生长发育时,可以看到玉米螟造成的一排排孔洞。成熟的玉米螟会啃食玉米的茎或穗轴。
2、粘虫。玉米幼苗受粘虫危害后,叶片被喂以槽口或孔洞,杀灭情况与玉米螟相似,但粘虫常吞食玉米幼苗的心叶,造成无心苗。
3.棉铃虫。棉铃虫危害玉米苗后,不仅会造成破洞、刻痕,还会经常咬断玉米苗的心叶,造成死心。预防棉铃虫对玉米的危害,三龄前施药实际效果好。
4、甜菜夜蛾。甜菜夜蛾具有社会危害性。玉米苗在叶脉上喂养后,只剩下乳白色的皮。甜菜夜蛾四龄以后食量更大,能把玉米叶片上的叶脉吃光,只剩下叶柄。
5.斜纹夜蛾。斜纹夜蛾对初孵幼虫危害较大,只取玉米叶片的叶脉,留下叶柄和表皮,使玉米叶片呈现屏风状的花叶。二龄后伤害分散。四龄虫进入过食期,可以吃不完整的叶子,也可以马上吃光。
对于玉米出苗期间的病虫害防治,要尽早发现和处理,同时要严格按照相关农药喷洒流程操作,不能道听途说。如果你不明白,你应该咨询当地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