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掌的叶子变黄,边缘焦枯是怎么回事?
如果发现红掌的叶子是黄色的,我们应该注意其他的叶子。如果叶子新鲜黄绿色,花长势良好,说明新叶正在生长,老叶变黄脱落是正常的。
北方大部分地区介质和水中含盐量多。由于培养基中可溶性铁的缺乏,叶子会逐渐变绿变黄。解决方法:用草酸处理培养基和浇花用水。
红掌新叶变黄,老叶正常。这种情况一般是盆内介质长时间过湿甚至积水,会造成部分须根腐烂,阻碍正常呼吸和养分吸收,导致叶片逐渐变黄脱落。解决方法:水正常。
红掌是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植物。其花独特,有佛焰花序,颜色鲜艳艳丽。火红的花朵映衬着绿叶,看起来非常漂亮。然而,如果红掌没有得到适当的养护,它的叶子会变黄,它的根会腐烂。指出了七个原因和解决方法:
红掌会长期放在阴凉的地方或者光线不足的地方。解决方法:根据红掌的生长特点,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红掌叶片上的凸起是怎么回事
红掌因其花与叶的巧妙结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很多朋友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叶片发黄、边缘干枯焦枯、不开花等问题,其中红掌叶片中间的孔洞对观赏性能影响很大。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
红掌的叶子是干燥的,中间有洞
1.如果叶子中间的干碎部分比较大,花艺师需要将腐烂的叶子完全剪掉,以免健康的叶子被感染。花友们需要将蒜汁和水混合,喷洒在叶子上,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另外,也可以用多菌灵溶液杀菌,但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对叶片造成更大伤害。
2.如果红掌的叶子中间比较小,可以用紫色的液体涂在伤口附近的花上,可以防止叶子进一步腐烂。然后,华友可以把植物放在通风的环境中养护,在伤口愈合之前不要在叶子上洒水,以免叶子上出现更多的洞。
3.如果长期缺光,红掌的叶子也会干枯、断裂。因此,在红掌养护的过程中,可以将花盆放在东或西窗台上,这样植物可以得到阳光,但不会受到强光照射。这样不仅能让叶子变得又厚又绿,还能让花更鲜艳。
红掌叶中间的洞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红掌虫害对它的影响很大。在这里,我们来介绍一下红掌害虫的症状和防治方法,看看吧!
红掌害虫线虫
症状
线虫主要是根结线虫,主要危害植物的生长。在植物的根部可以看到胆囊样的肿块。当然还有另一种线虫,穿孔线虫,它的根部会产生褐色的斑点,没有明显的肿胀。
有线虫的植物容易被真菌破坏,导致根腐病。
预防和控制措施
预防是解决线虫的主要途径。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可以选择快速杀灭。或者用农药浇灌根部。
虫害严重时,建议换盆补种,将土壤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清除土壤中的杂质后再补种。
红掌害虫介壳虫
症状
安祖花的叶子上经常出现介壳虫,这是一种圆形棕色外壳的害虫。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害虫,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还降低了其观赏价值。
预防和控制措施
加强养护,定期通风,保证养护环境的适当湿度,适当控制水分,发现害虫及时清除,可用清水冲洗或用竹片刮除。
虫害严重时,喷洒杀菌剂杀灭,浓度低,喷洒均匀。但家庭保养中尽量避免喷洒农药,会影响人的健康。
红掌害虫-红蜘蛛
症状
红蜘蛛附着在红掌上,使叶片和花朵褪色,影响叶片和花朵的品种。
预防和控制措施
当蜘蛛出现时,喷洒化学药品来防治它们。常用的化学品有灭草松、氯菊酯、三氯杀螨醇等。
黄焦边和干边是怎么回事?
红掌,又称红掌、金针菇等。,
属于天南星科
红掌,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地区,特点是喜温、喜冷、喜湿、喜干、喜阴、喜阳。其花独特,具有佛焰花序,色泽艳丽,色彩丰富,苞片呈叶状,常见的苞片颜色有红色、粉色、白色等。,极具观赏价值。
处理方法:先把黄叶剪掉,放在阴凉处,等水差不多干了再浇水。还不赶紧施肥。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空气湿度太小,也就是太干燥了;另一种情况是缺乏微量矿物质元素。
控制好温湿度,早晚晒晒太阳,适当施肥。
红掌叶子枯黄、干枯、腐烂的症状是细菌引起的,喷辣椒水是治不好的。花椒水是用来防虫的,不是用来防菌的。杀菌时,可喷洒0.3%的蒜汁溶液、0.2%的醋溶液或800-1000倍的多菌灵、百菌清溶液进行防治。
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红掌的症状出现是因为养护环境不适应。红掌应在半阴、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管理,温度应在20-25℃之间,不高于33℃,否则容易引起不适。空气湿度必须在75%-90%之间,50%以下的叶子容易焦枯。
施肥不能太集中。盆栽土壤要用全水溶肥料浇水,不能施普通化肥,因为红掌吸收不了,会造成肥害。
红掌栽培基质一般为进口泥炭,保肥保水能力强,但干后不易吸水,稍湿时要浇水,干后或湿后不能浇水。表层泥炭干了,就是浇水的信号。基质水分太多,见干不见湿就浇水,容易造成根腐,导致整株生长不良。
因为红掌很难吸收一般的化肥,所以最好使用‘花多多’等全水溶性肥料,肥料用量不要太大。经常施淡肥不是原则。植物太多会造成肥害,叶片发黑,萎蔫,植物死亡。
注意不要把茶水倒进壶土里,会造成致命伤。
红掌的叶子开始枯黄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如果是这样——红掌炭疽病。
红掌炭疽病。)已成为其生产和销售中的重要病害,在部分地区造成严重危害。
症状:
病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形成半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病与健界限明显,黄晕,黑褐色病斑。叶子上不规则地种着小黑点。空气湿度高时,有粉红色点状粘液溢出。
病原体在患病组织或盆栽土壤中存活并越冬。分生孢子用于初次感染和再感染,雨水用于溅射和小昆虫在主动交流中传播。在南方,病菌在宿主间传播,没有明显的越冬期。通常温暖潮湿的天气和生态环境有利于该病的流行。浇水方法不当或叶片上的微小伤口都容易发病,长头发在多雨或高温高湿持续时间病情严重。
控制方法:
1.因为炭疽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产生的。因此,尽量控制温室内的湿度,尤其是晚上。部分施用高钾、高钙、高镁的肥料,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2.常用的化学药品有50%施可湿性粉剂或50% 1000倍溶液的100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溶液的25%可泰林可湿性粉剂、60%可泰林可湿性粉剂、3000倍溶液的10%世界高水分散粒剂、300-500倍溶液的25%溴菌腈乳油。10天左右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