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田间管理技术 甘蔗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

甘蔗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

甘蔗的种植方法是种植和播种,管理技术主要是施肥。

1.种植方法:种植甘蔗前,要对土地进行深耕,将腐熟的有机肥掺入其中作为基肥,为植株提供舒适肥沃的土壤条件。翻耕深度在30厘米左右,然后按照1.5米的行距挖种植沟。选择芽密的甘蔗,切成20厘米的长度,然后先在土中浇足水,再将甘蔗苗的1/2轻轻压入泥中,注意芽眼要放在左右两侧,株距控制在20厘米左右。

2.管理技术:甘蔗生长期长,株型高,对肥料的需求量大。通常每吨甘蔗吸收氮肥20公斤,磷肥5公斤,钾肥5公斤,所以养护期间要严格控制各种肥料的用量,使其茁壮成长。甘蔗在生长过程中易发生黑穗病、黄斑病和螟虫。发现病害时,应及时拔除病株,喷洒波尔多液。发现害虫时,应消除害虫来源,然后在甘蔗上喷洒敌百虫溶液。

甘蔗的田间管理

种植甘蔗段后,浇水,放在扩散通风处,保持土壤湿润。如果熟化温度低,空气湿度差,可以用塑料袋将甘蔗覆盖,保持温暖湿润,每天中午开袋通风,直到甘蔗发芽。甘蔗发芽后,要把袋子去掉,每天至少要在太阳下暴晒5个小时,以免甘蔗白长。当甘蔗上的苗长到20厘米高时,要保证每节甘蔗有1-2棵壮苗,其余的掰断。

盆栽甘蔗时,不要浇水太勤,否则甘蔗容易腐烂,叶子变黄。最好等盆土表面变白变干后再浇水。甘蔗长到30cm时,可以施农家肥或复合肥和沃野磷钾水溶肥。如果你在花盆里种植甘蔗,一定要确保花盆足够大。种植时将鸡粪埋在盆底作为底肥,等甘蔗出芽后多晒晒太阳,就可以随着甘蔗的生长进行培土追肥了。

甘蔗田间管理技术 甘蔗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

如何管理田间甘蔗

田间管理是实现甘蔗高产高糖的重要保证。根据甘蔗4个不同生长阶段对光、温、水、肥的需求特点,做好排灌、施肥、病虫草害防治,为甘蔗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壮苗促蘖促控结合做好苗期田间管理

地膜覆盖的甘蔗,由于膜内温度高,土壤水分均匀,两个月就能达到满苗。揭膜后要围绕壮苗促分蘖进行田间管理。第一,追肥壮苗。二是在分蘖期要注意促控结合,促进根系发育。根据土壤墒情,在土壤含水量低于最大田间持水量的50%时进行灌溉,灌溉宜浅,并逐步增加灌溉量。

再施茎肥,大规模土壤栽培,排灌结合,最大限度地延长生长期5月底6月初,水田甘蔗已开始拔节,甘蔗茎叶面积急剧增加。拔节期是甘蔗产量形成的最关键时期,管理上应充分利用云南夏秋季的高温。

1及时复施割茎肥,大面积培土使用尿素40-50公斤(或相应的其他氮肥)和过磷酸钙40公斤,要求培土充分,高度不低于30厘米。这样既能使甘蔗茎分布均匀,又能促进根系的大发展,同时埋葬无效分蘖,达到均匀出苗。

2.由于时间和地点的原因,甘蔗的排灌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同时云南降雨集中,一定要注意延长期的蔗田排灌。一是雨季开始前,清理好挖方周围的排水沟和蔗田中间的防潮沟,以利排灌;二是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灌溉。如果雨量均匀,可以不灌溉或少灌溉,但如遇间歇性干旱,必须及时灌溉。整个延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感官指标以踏过犁沟,有脚印代替粘土。

3.在及时控制甘蔗病虫害后,在甘蔗沟内均匀喷洒40%莠去津200-250毫升、甲噁唑100-130克等闭土除草剂控制杂草。

延长期气温高、湿度大,适宜条件下病虫害易滋生并迅速蔓延,需做好棉蚜、白粉病、褐条病、黄斑病、眼病的防治工作。在早期防治甘蔗地下害虫的基础上,6、7月份要注意防治甘蔗蚜虫和蓟马。在病害防治上,一是加强水肥管理,防止蔗田积水,及时剥下枯叶,偶尔清除无效弱株,使田间通风,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发生;施肥上,要多施磷钾肥,避免重施氮肥。对于病害严重的地块,应使用相应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防治。

补充壮尾肥

甘蔗伸长期生长快,需肥量大,后期易失肥,影响产量。因此,在拔节期后期和8月中下旬应及时补充壮尾肥,壮尾肥应使用可利用的氮肥,一般每亩20-30公斤碳酸氢铵为宜,追施根部,并适量培土。追肥量不能太多,时间不能太晚,以免造成甘蔗晚熟,影响蔗糖的积累。

及时喷洒生长调节剂

喷施生长调节剂,促进甘蔗植株生理平衡,调节大、中、微量元素,均衡供应甘蔗生长发育,是高产栽培的重要保证。根据甘蔗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在分蘖期和拔节期喷施营养调节剂效果明显。

常用BR120:每亩3000 ~ 5000倍液(即10毫升30 ~ 50公斤水或3.34 10 ~ 15公斤水)叶面喷施;全穗:每亩100毫升水,叶面喷施500次;Gam调节剂:每亩喷洒100毫升800倍水;石丰乐:白酒或酒精50克每亩用1克充分溶解,以20毫克/公斤的浓度喷洒在水叶上。

后期适当控制水分,促进蔗糖转化

水田甘蔗一般在11月中旬至次年年初逐渐进入过程成熟期,日照强、气浴干燥、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生态环境有利于蔗糖积累,因此在成熟期控制土壤水分,保持田间管理湿润较为适宜。在此期间,应每月进行一次灌溉。收获前一个月不宜灌水,以保持田间干燥,促进甘蔗成熟。

适时收获,快锄低割

为保证宿根甘蔗的发芽,新植甘蔗最好选择立春,以避免1月份云南蔗区低温霜冻对宿根甘蔗芽的影响;割的时候用快锄,覆土2 ~ 5厘米,不露蔗堆。低锄刈割不仅有利于当年甘蔗高产,而且有利于次年宿根甘蔗发芽,为甘蔗持续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甘蔗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整地和除草

种植甘蔗的土壤要肥沃、透气、疏松,这样甘蔗才能长得更好。整地时一般深耕30cm左右,深耕后开沟20-30cm左右。如果种植甘蔗的土地杂草过多,会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需要及时清除杂草。需要注意的是,挖沟时要足够平整,提前做好排水措施。

二、选种和种子干燥

甘蔗应种植抗病、抗倒伏性好的纯品种。如果是含水量高的新鲜蔗梢,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处理,将蔗梢上的旧叶鞘去掉,新叶鞘平放在地上晾干。之后切成段,甘蔗顶苗按照两芽一段的方法切成直段。切割时,伤口要平整光滑。如果有些枝条稍密,可以用三芽五芽来调节。

三、种子浸泡和消毒

切割后要进行消毒,避免病菌从切口和腐烂的种子侵入。可用多菌灵和高锰酸钾消毒,浸泡10-20分钟。浸泡种子时,可以用清水浸泡,也可以用石灰水和温汤混合,取出沥干。

第四,种植甘蔗

春季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此时温差在10℃左右,比较适合种植甘蔗。种植时,将甘蔗种子按之字形水平放入沟中,可采用双排形式进行,行距10-15cm,每段间距1-2cm,覆土3-4cm。喷洒除草剂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既能保暖,又能保湿。

五.外地管理

雨后要做好排水,避免积水。最好在下雨前观察天气,提前做好防汛工作。当甘蔗苗长到5-6片真叶时,可施藤叶水溶肥进行追肥和培土,根据甘蔗苗的生长情况,培土13-17cm。甘蔗病虫害发生后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如何科学管理甘蔗种植

甘蔗种植管理技术

1。深耕、深松和精细整地& # 8194;        

可以尽量用拖拉机或牛对蔗田进行耕耙,将蔗田耕深35至40厘米,松、细、平,以保水保肥。         

2.打开甘蔗种植沟& # 8194;        

按照旱田110-120厘米,坡地90-100厘米的行距,开甘蔗种植沟。山坡地和平地旱田沟深35-40厘米以上,沟底宽20-25厘米,沟底平坦,土质细松。水田采用高垄种植方式。

3.播种期及相关要求& # 8194;        

种植时间每年12月至次年2月4日结束,覆盖塑料薄膜。种茎应为纯净、新鲜、饱满健壮、无病虫害的半茎或蔗尾,并选用不能作为种子的甘蔗种子盲芽。

现场管理& # 8194;        

前期管理:

(1)有条件的话,应在4 ~ 6片叶时施壮苗肥,每亩施尿素15公斤,钾肥10公斤,农药3公斤,然后培土5 ~ 7厘米。         

(2)注意第一代螟虫的防治,一般在3月20日前发生,可喷洒杀螟乳剂等农药。        

中期管理:中耕除草,适时追施拔节肥,大面积培土。         

(1)要求5月中旬前完成。肥料和农药混合均匀后,均匀地撒在甘蔗杆周围,然后重耕土壤。 

(2)肥料用量:每亩施用22%生物肥100-150公斤,尿素10-20公斤,钾肥10公斤,农药5公斤。         

(3)害虫防治:注意二代螟虫和叶部害虫(棉蚜、蓟马等)的防治。)4-7月,并对其喷洒裂芽雾等农药。7、8月份注意防治甘蔗梢腐病,发现甘蔗心叶生长扭曲。有必要立即施用杀虫剂以防止蔓延。可以用50%伯努利可湿性粉剂0.1公斤和水100公斤喷洒病区甘蔗植株的心叶。 3-4月和7-8月放老鼠药控制鼠患。

后期管理:8月下旬至9月,每亩可播种尿素15公斤、钾肥5公斤、农药3公斤。剥老叶、防治病虫害、防倒伏、适时采收。收割时注意实行小锄低割,尽量减少甘蔗裂果,以提高宿根甘蔗产量。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