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有哪些常见病虫害,草莓得了灰莓病,需要用什么药

草莓得了灰莓病,需要用什么药?

首先,认识一下草莓灰霉病。

草莓灰霉病是温室草莓生产中的的主要病害,尤以冬春季发生最为普遍。

病菌多从花器部位侵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并产生灰色霉层,是灰霉病的最主要症状表现。

果实染病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

草莓灰霉病发病条件

灰霉病是一种低温、高湿性病害。灰霉病病菌可以在土壤中、植株上、大棚的后墙上、立柱上、吊线上存活栖息,通过气流、雨水、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到植株上,一旦条件合适,灰霉病就迅速萌发侵染爆发。

草莓灰霉病严重发生的环境条件要满足以下三个:

1、低温,棚室里白天温度持续在15-20℃左右;

2、高湿,棚室内湿度大,相对湿度为85%以上;

3、光照不足,草莓生长过于繁茂,通风不好,光照不足,光线不强。

草莓灰霉病防治措施:

1、控制好草莓棚室内的温、湿、光等条件,把白天最高温度控制在25~30℃,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下,注意通风和光照管理。

2、利用好天可将棚内温度提高到35摄氏度,闷棚两小时,放风后降温继续闷2-3次,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摘除草莓病残体再打药。经常剔除烂果、病残老叶,并将其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菌的再侵染,然后再打药。

做好以上工作后,我们就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灰霉病防治。

4.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此时使用50%异菌脲按1000-15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2次,一般可有效控制病情。或者用腐霉利烟熏剂熏棚。

5.发病中后期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5天用药1次。

草莓灰霉病防治组配药剂推荐:

40%氟啶胺悬浮剂1500倍+35%异菌·腐霉利悬浮剂800倍;

80%克菌丹水分散粒剂1500倍+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200倍;

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40%嘧霉胺悬浮剂800倍。

草莓灰霉病防治注意事项:

1.草莓灰霉病最好的办法是从开花后就可以预防,阴雨天不要进行打叶工作,每次打叶后应在当天及时喷防治灰霉病的药剂。

2.大棚内尽量使用烟剂或者粉尘剂,避免增加湿度以及减少对花果的危害,首选10%速克灵烟剂每亩250克,或45%百菌清烟剂亩用200克。

3.喷药时选择晴天上午10时左右进行,喷药时要畦面、沟底、棚膜全喷到,喷完后通风1h以上再闭棚,以降低棚内湿度。

草莓炭疽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样防治?

1、草莓炭疽病的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匍匐茎抽生期与育苗期,生长结果期很少发生。该病主要危害葡蔔茎与叶柄、叶片、托叶、花、果实也可感染。发病初期,病斑水浸状,呈纺锤形或椭圆形,3~7毫米,后病斑变为黑色或中央褐色,边缘红棕色。叶片、葡蔔茎上的病斑相对规则整齐,很易识别。葡蔔茎叶柄上的病斑可扩展或环形圈,其上部萎蔫枯死。湿度高时,病部可见鲑肉色胶状物,即分生孢子堆。该病除引起局部病斑外,还易导致感病品种尤其是子苗整株萎蔫,初期1~2两片展开幼叶失水下垂,傍晚或阴雨天仍能恢复原状。病情重者全株枯死。此时若切断根冠部,可见横切面上自外向内发生褐变,但维管束不变色。

2、发病规律。病菌在致病的茎叶上过冬,主要由雨水等分散传播。发病适温为28至32摄氏度,属高温型。发病盛期多在母株葡蔔茬抽生及假植育苗期。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尤其是草莓连作地,给生产上培育壮苗带来了严重障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

3、防治方法。该病药剂防治很困难,预防是主要措施,应选择抗病强的品种,避免苗圃地多年连作,尽可能实施轮作制。注意清园,及时摘病叶、病茎、枯老叶等带病残体,并妥善处理。药剂可用敌菌丹800倍液、百菌清600倍液喷3至5次、0.4%等量式波尔多液2次,或苯甲溴菌氰或氟定胺喷雾,也可用咪鲜胺锰盐加溴菌氰喷雾灌根一次。喷洒时期以葡蔔茎抽生前最好。

草莓为啥难种?病虫害如何预防?

草莓其实不难种,掌握好以下几点,栽活时注意预防炭疽病。白粉病,红蜘蛛,各种青虫地老虎。一定要在开花前要预防到位。开花了尽量少用药,开花期只用烟剂防灰霉病即可。肥料可以再花前补充好。花期就不必补肥了。冬季病一般很少。虫也会冬眠。以上皆是无药草莓,真心希望种植户们年年要专研,时时要学习!

以上

草莓问题请问这是根腐病、还是炭疽病?如图?

图一以根腐为主,图二以炭疽为主!如果是同一颗苗,首先考虑的是炭疽病!

炭疽病和根腐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两点:一、看根系

炭疽病根系基本正常,表现为植株难以拔起;根腐病根系棕黑色,受损腐烂,表现为植株易拔起。

二、看根茎部横截面

把苗芯横着切开,如果维束管表现为棕色,是根腐;如果病变部位是从外围往中间发展,这是炭疽病。

三、看根茎部纵切面

根腐病是从须根开始发病,所以病变方向是从下往上。

草莓炭疽病特征:

草莓炭疽病发病现象有两种,一种是广为流传的纺锤形凹陷斑点,另一种是青枯状整株萎蔫。前者标志比较明显,大家不会误判,后面这种往往会被当做是青枯或根腐对待,从而延误治疗。炭疽在后期扩散到根茎部,出现根颈腐病,致死,但它不会导致烂根,除非在炭疽的同时伴生有根腐病。当然,多种真菌病害同时出现,这也是很常见的现象。

萎蔫型的炭疽病,发病初期显示一侧茎叶白天萎蔫,傍晚站立,第二天反复。然后三到七天内快速青枯状死亡。

草莓炭疽病以预防为主,治疗效果差。在高发季节每周交叉喷施代森锰锌和百菌清预防,一旦发现零星感病的植株,使用吡唑醚菌酯或咪鲜胺进行早期治疗。要是发展到后期,基本没有治愈的希望。

草莓叶背和叶杆上的黑斑是什么病,该怎样防治?

草莓是高经济价值作物,如果管理得当,一亩可收益5-6万,但是种植成本也很高,如果碰到病虫害爆发,轻则减产,重则绝收,所以病虫害防治一定要注意,下面总结常见的草莓病虫害高清图谱,以及发生时期和防治药剂,希望对更多的种植草莓有帮助!

病害

1

草莓炭疽病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匍匐茎抽生期)和定植初期,结果期很少发生。

一般发病率在50%以上,尤其是育苗季,一旦发生炭疽病,整块苗田的苗子很可能全部染病。主要危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托叶、花瓣、花萼和果实,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

匍匐茎、叶柄、花茎发病症状都表现为近黑色的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凹陷,溃疡状,湿度高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匍匐茎和叶柄上的病斑扩展成为环形圈时,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

短缩茎发病时先嫩叶失去生机下垂,逐渐枯死,随着病情加重,则全株枯死。

无病新叶不出现矮化、黄化、畸变症状,但是枯死病株根冠部横切面观察,可见自外向内发生褐变,而维管束未变色。

浆果受害,产生近圆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软腐状并凹陷,后期也可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发生时期:苗期,及8月中下旬-10月上旬

预防药剂:代森联、咪鲜胺、辛菌胺、代森锰锌、二氰蒽醌;

治疗药剂: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吡唑.代森联、嘧菌酯、溴菌腈、康普森斑立健。

特效药配方:斑立健+咪鲜胺或者斑立健+苯醚甲环唑,对炭疽病效果独特,在草莓育苗时使用效果较为明显。

田间管理:移栽成活后打老叶,再结合喷药防治。

2

青枯病

草莓青枯病是细菌性维管束组织病害,多见于夏秋季高温时的育苗圃及初栽期。

发病初期,草莓植株下位叶1~2片凋萎脱落,叶柄变为紫红色,植株发育不良,随着病情加重,部分叶片突然失水,绿色未变而萎蔫,叶片下垂似烫伤状。起初2~3天植株中午萎蔫,夜间或雨天尚能恢复,4~5天后夜间也萎蔫,并逐渐枯萎死亡。

将病株由根茎部横切,导管变褐,湿度高时可挤出乳白色菌液。严重时根部变色腐败。

发生时期:苗期,及8月中下旬-10月上旬

防治药剂: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络氨铜、噻唑锌、叶枯唑、氢氧化铜、壬菌铜、可杀得三千、康普森枯克、细菌立健

特效药配方:细菌立健+枯克+康尔根,对青枯病效果独特。

田间管理:避免重茬,移栽之前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多使用微生物菌剂,增加通风透光、减少病原。

3

细菌性叶斑病

草莓细菌性叶斑病是育苗期和栽植缓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

初侵染时在叶片下表面出现水浸状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斑扩大时受细小叶脉所限呈角形叶斑,故亦称角斑病或角状叶斑病。病斑照光呈透明状,但以反射光看时呈深绿色。

病斑逐渐扩大后融合成一体,渐变淡红褐色而干枯;湿度大时叶背可见溢有菌脓,干燥条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叶尖或叶缘处,叶片发病后常干缩破碎。严重时使植株生长点变黑枯死。

发生时期:苗期,及8月中下旬-10月上旬

防治药剂:中生菌素、春雷霉素、乙蒜素、络氨铜、噻唑锌、叶枯唑、氢氧化铜、壬菌铜、可杀得三千、康普森细菌立健

特效药配方:细菌立健+噻唑锌,对细菌性叶斑病效果独特。

田间管理:避免重茬,多使用微生物菌剂和菌肥,增加通透性。

4

黄萎病

草莓黄萎病是真菌性维管束组织病害。是移栽期前后发生较重的病害之一。

初期叶片边缘水浸状,叶片、叶柄产生黑褐色长条形病斑,然后叶片萎蔫、缺素,无新叶生长,病株下部叶片变黄褐色时,根便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最终整株地上部分萎蔫、枯死,根部腐烂。有时植株的一侧发病,而另一侧健康,呈“半身凋萎”症状。

中心柱维管束不变红褐色。

发生时期:9月下旬至10月份开始发病

防治药剂:敌克松,恶霉灵或甲霜.恶霉灵,申嗪霉素,乙蒜素

无特效配方,整地时最好进行土壤消毒或者高温闷棚,避免重茬,增施有机肥,特别注意补充有益微生物,移栽时使用土之星微生物菌剂,防止田间积水,避免重茬,移栽时用恶霉灵沾根。

5

芽枯病(立枯病)

芽枯病又称草莓立枯病,是土壤真菌病害,在整个草莓生育期均可发病,常与草莓灰霉病混合发生。

主要危害花蕾、新芽、托叶和叶柄基部,引起苗期立枯,成株期茎叶腐败、根腐和烂果。

植株基部发病,在近地面部分初生无光泽褐斑,逐渐凹陷,并长出米黄色至淡褐色蜘蛛巢状菌丝体,有时能把几个叶片连在一起。

侵害叶柄基部和托叶时,病部干缩直立,叶片青枯倒垂。

开花前受害,使花序逐渐青枯萎蔫,急性发病时呈猝倒状。

花蕾和新芽染病后逐渐萎蔫,呈青枯状或猝倒,后变黑褐色枯死。茎基部和根受害,皮层腐烂,地上部干枯容易拔起。

从幼果、青果到熟果都可受到侵害,被害果病部表面出现暗褐色不规则斑块,僵硬,最终导致全果干腐。

发生时期:整个草莓生育期均可发病。

气温低及遇有多阴雨天气易发病,寒流侵袭或高温等气候条件发病重。

多湿多肥的栽培条件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蔓延。

密闭时间长,通风不及时,密度过大,灌水过多,高温高湿,发病早而重。

防治药剂:多抗霉素,百菌清,异菌脲,肟菌酯等

常与灰霉病混发,注意综合防治

田间管理:避免重茬,适当稀植,合理灌水,保证通风,降低环境湿度。

6

根腐病(红中柱)

草莓根腐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一经传播会导致种植的草莓全军覆没,分为急性型(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和慢性型(草莓黑根腐病)。

引起草莓黑根腐病的主要病原有立枯丝核菌、镰刀菌、腐霉菌、拟盘多毛孢菌等

引起红心(中柱)根腐病的主要是疫霉

急性根腐病症状为雨后叶尖突然凋萎,不久呈青枯状,引起全株迅速枯死。

慢性型发病后,下部老叶叶缘变紫红色或紫褐色,逐渐向上扩展,全株萎蔫或枯死。

地上部分外叶叶缘发黄、变褐、坏死至卷缩,逐渐向心发展至全株枯黄死亡。根系变褐腐烂,易拔起,纵剖主根,中心变为赤褐色。

发生时期:9月下旬-12月中旬,红中柱根腐多发生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

防治药剂:甲霜.恶霉灵,霜脲.锰锌,烯酰.福美双,四霉素,康尔根

草莓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大病害,注重提前预防,选择抗病品种,避免重茬,移栽之前最好土壤消毒,发病初期和中期使用康尔根效果显著。

7

蛇眼病(叶斑病)、褐斑病

草莓蛇眼病又称草莓白斑病、草莓叶斑病、草莓斑点病,在我国草莓栽培区广泛发生。

主要危害老叶,叶柄、果梗、浆果也可受害。

叶片染病初期出现深紫红色的小圆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病斑中心为灰色,周围紫褐色,呈蛇眼状。病斑发生多时,常融合成大型斑,叶片枯死,并影响植株生长和芽的形成。

果实染病,浆果上的种子被侵害,被害种子连同周围果肉变成黑色,丧失商品价值。

草莓褐斑病同样归属于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斑近圆形,直径2~4毫米,边缘紫褐色,中部黄褐色至灰白色,后期斑面现小黑粒。

发生时期:10月中下旬-11月中旬,3月下旬-4月中下旬

防治药剂:嘧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氟啶胺、吡唑醚菌酯、溴菌腈、腈苯唑、康普森斑立健

特效药配方:斑立健+苯醚甲环唑,对叶斑病效果独特。

田间管理:避免连作,合理灌水,当控制栽培密度,科学进行施肥避免氮肥过量,在田间进行操作时避免对草莓植株造成伤口。

8

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果实,在果梗、叶柄和葡匐茎上很少发生。属于中温、中湿性病害,是草莓采摘期的主要病害。

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

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

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

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着色变差,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

发生时期:11月-12月;3月上旬-4月下旬

防治药剂:醚菌酯,四氟醚唑,乙嘧酚或乙嘧酚磺酸酯,露娜森,绿妃,康普森白立健

特效药配方:白立健+乙醚酚或者白立健+醚菌酯,对白粉病效果显著。

田间管理:控制温湿度、及时打老叶,增加通风透光、减少病原。

9

灰霉病

草莓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叶和果实。也侵害叶片和叶柄。属于低温、高湿性病害,传播速度快。

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

叶部染病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黄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圆形坏死斑,其上有不甚明显的轮纹,上生较稀疏灰霉。

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可从早期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

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

发生时期:11月下旬-翌年4月均可发生

防治药剂:异菌脲、腐霉利、嘧霉胺、嘧菌酯、咯菌腈、嘧菌环胺、啶酰菌胺、腐霉利、康普森灰立健

特效药配方:灰立健+啶酰菌胺或灰立健+嘧霉胺,对灰霉病、叶霉病效果独特。

田间管理:适当干燥、及时打老叶、去病果。增加通风透光、减少病原

其他

病毒病:株高降低,长势衰弱、退化,新叶展开不充分,叶片无光泽、失绿变黄、皱缩扭曲,植株矮化,坐果少、果实产量低,果实变小,产量下降,果实质量差。做母株苗时,母本苗繁殖系数降低。

枯萎病:主要在开花至收获期发生,心叶变黄绿或黄色卷曲,3个小叶中有1-2片变狭或呈船型,多数变硬。叶片变黄,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萎蔫至枯死。地下根系变黑褐色,叶柄和果柄的维管束变褐色或黑褐色。

果腐病:该病在草莓根、花穗、果穗、蕾、花、果及叶上均可发生,花、果期连续多日低温多雨时,病菌侵袭花、果穗而使田间花、果穗成批急剧变黑枯死,或浆果干腐。青果被害,出现生淡褐色水烫状斑,并迅速扩大蔓及全果,果实变为黑褐色,后干枯、硬化,似皮革,故亦称为革腐病。熟果则病部稍褪色失去光泽,白腐软化,呈水浸状,似开水烫过,有臭味。

草莓得了灰莓病,需要用什么药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