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区别,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区别

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区别,阴复府卫以销幕兵什么意思?

朝廷如今养兵政策已经是国家大患,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最好是让百姓屯田,然后以屯田为基础逐步恢复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并取消募兵制。

这是南宋政治家黄度的言论,意在批评宋朝开国以来的养兵政策。宋朝开国以来实行养兵政策,将社会上的流民一概征募进军队养起来,不使其扰乱社会,这样导致宋朝军队臃肿庞大,养兵费用占用大量军费致使训练飞驰,军队战斗力低下。黄度认为这样的政策已经是国家大患,主张采取古代的屯田制度来解决问题,即对社会失地农民不要再征募入军队养起来了事,而是由国家组织起来去屯田,这样既解决了流民问题,又促进了农业生产。同时,黄度还主张,以屯田制形成的农村基层组织为基础,恢复隋唐时期的府兵制,而逐步取消现在的募兵制。府兵制是指国家寓兵于农,老百姓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而募兵制是国家出钱招募士兵,士兵用国家财政养活,以当兵打仗为业。

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区别

明朝的卫所制度和唐朝府兵制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唐代府兵制度与明朝兵户制度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福利”一个是“义务”。唐代府兵类似于西方的骑士,而明代的兵户则是“农兵”。

唐代府兵制度不是一种兵役制度,而是类似于科举一样,是中低级官员和寒族地主阶层的上升渠道。

唐代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当府兵的,最初必须是六品以下官员的子弟以及家境殷实的可以自备马匹的中小地主家庭子弟才能优先成为府兵。

如果府兵制是一种征兵制度,那么六品以下官员岂不是要和唐朝“离心离德”?合着人家奋斗半天就是为了把自己儿子送去当大头兵?

而且按照唐代官制,中等县的县令才是从七品上,而郡一级的监察官录事参军也才从七品,少进士终身也就能做到中等县的县令职务。

隋唐承袭北朝风俗,比较尚武,而无论北魏、东西魏还是北周北齐都是把从军当做是一种特权和福利,而隋唐府兵制也承袭了这一点。

有人会说,唐代府兵只能获得勋官品级,想要成为朝廷正式的武将还要去兵部候选,这没错;但是唐代科举也是一样啊,考完进士后一样要去吏部候选,唐代并不是没有考中进士十几年才得以授官的情况。

至少府兵制在早期,在唐高宗中期以前确实是中低级官员和中小地主子弟晋升的快速通道,当时靠军功获得勋官,然后去兵部待选,成为折冲都尉,正式踏上仕途的府兵多不胜数。

真正破坏府兵制的并不是什么均田制的破坏,在府兵已经大量逃亡的武则天时代,洛阳一带还处于地广人稀状态,武则天曾一次性迁移了十几万人口充实洛阳一带,而且每户给予土地都在100亩左右,所以,土地不是府兵制破坏的原因。

府兵制真正破坏是唐高宗后期勋官泛滥,以及唐高宗与武则天大量滥授府兵体系官员,唐高宗和武则天都有一次性封赏几百个折冲都尉的案例,当时整个唐朝才多少折冲府?唐高宗和武则天一次性就封几百个,那么对于靠勋官品级然后去兵部候选的人来说,等于前面来了上千个插队的,那真是排一辈子也轮不到自己。

说白了,唐高宗和武则天破坏了府兵制作为中低官员以及中小地主子弟上升渠道作用,这才是府兵制在武周朝彻底败坏的真正原因。因为府兵是可以花钱雇人服役的,所以武则天时代大量逃亡的府兵,按照今天历史学家的说法大部分是真正府兵花钱雇来服役的,本来说好是三个月,结果武则天时代各地官府经常让府兵超期服役,那超过时限了,雇来当府兵的自然要跑。

其实府兵都是有详细户籍信息的注册人口,除非抛家舍业,不然府兵怎么跑?更别提那些六品以下官员的子弟了,难道他们跑得了吗?

更为关键的是府兵并不是成建制征伐,唐初遇战事首先征发的是兵募(强制征兵),兵募也是大军的主体;府兵则是每折冲府抽调二十人、十几人,然后组成“跳荡”(先锋)

明朝的兵户制度内核和隋唐府兵制完全不一样,更接近南朝的世兵制度。

简单来说,明朝兵户身份注定兵户的儿子世世代代也是兵,但是呢,平时则耕种军田,战时则打仗,这和南朝世兵制几乎一样。

综上所述,隋唐府兵制度下府兵更接近西方的骑士,而明朝的兵户制度的兵户就是“平时务农,战时当兵”的一种兵农合一的身份。

或者被裁掉的士兵如何安置?

古代兵一般分两种。一是终身服役的士兵百,这些士兵退役后,由儿子顶替。这种士兵,国家一般都是给提供住房和度土地。主要是在边境地区为主。另一种是临时性知兵役。这些人服役时间短,主要是农闲时间服役。各朝各代的兵役制度并不相同。但有道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全民兵役制为主。老百内姓有服兵役的义务,只容是时间长短的问题。那不叫抓壮丁,是法定的义务。

募兵制有哪些特点?

西汉兵役采取普遍征兵制,适龄男子傅籍后除定期服更卒、正卒、戍卒、卫卒之役外,遇有战争还必须随时听命应征。东汉刘秀改革军制,基本取消了征兵制,采取了遇有战事临时招集的募兵制。

募兵制是以雇佣形式招募兵员的一种兵役制度,最早形成于战国时期,例如魏国招募勇士组建成战斗力较强的“武卒”,以后齐国与秦国也相继组成“技击”、“锐士”。西汉在实行征兵制的同时,曾招募壮士组成“勇敢”、“奔命”、“伉健”等军队。不过以上招募并不带有普遍性,只是选择体力强壮、技能突出的人员组成特种精锐部队。到了东汉初期,经过西汉末年的战乱,人口流散,加之土地兼并问题未能解决,农民大量破产,征兵制已无从实施。同时西汉的征兵制也存在着不少的弊病,例如被征人员不习边疆水土,长途跋涉远离故土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军费开支,而被征人员视服役为畏途,常有对抗情绪。因此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以后,下令废止西汉的征兵制,中央军多采取招募,地方郡县不设常备军,遇有战事临时招募组成军队,在全国实行募兵制。

东汉募兵制招募的对象有农民、商贾、少数民族。招募的办法大体有以下三种:诱以财物。招募士兵往往是临时遇非常军情,故非得诱之以利,如刘秀起兵时曾因兵少问策于任光,回答是:“人贪财物,则兵可招而致也”。

免除赋役。如东汉末军阀混战时,孙策曾以“乐从军者,一身行,复除门户”

为条件募兵二万余。强行捕索。在汉代募兵通常并不困难,因为吃粮当兵亦贫民一条生路,但在某些时候也就未必然了,如汉末袁绍之子袁谭就曾以招募为名,放兵捕索壮丁。由于募兵制往往是应急性临时招兵,又未经平日军事训练,缺乏战斗力,“是以每战常负,王旅不振”。

为什么每个朝代都采用募兵制?

随着王朝的发展,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导致屯田制、府兵制、卫所制的名存实亡。到了王朝的日后期,就只能釆取募兵制

府兵制和募兵制的区别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