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活了35岁创造了二十多个成语,韩信活了35岁创造了二十多个成语

韩信活了35岁创造了二十多个成语,从成语韩信带兵?

韩信点兵

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斜了刘邦一眼说:“你顶多能带十万兵吧!”汉高祖心中有三分不悦,心想:你竟敢小看我!“那你呢?”韩信傲气十足地说:“我呀,当然是多多益善啰!”刘邦心中又添了三分不高兴,勉强说:“将军如此大才,我很佩服。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向将军请教,凭将军的大才,答起来一定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信满不在乎地说:“可以可以。”刘邦狡黠地一笑,传令叫来一小队士兵隔墙站队,刘邦发令:“每三人站成一排。”队站好后,小队长进来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又传令:“每五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三人。”刘邦再传令:“每七人站成一排。”小队长报告:“最后一排只有二人。”刘邦转脸问韩信:“敢问将军,这队士兵有多少人?”韩信脱口而出:“二十三人。”刘邦大惊,心中的不快已增至十分,心想:“此人本事太大,我得想法找个岔子把他杀掉,免生后患。”一面则佯装笑脸夸了几句,并问:“你是怎样算的?”韩信说:“臣幼得黄石公传授《孙子算经》,这孙子乃鬼谷子的弟子,算经中载有此题之算法,口诀是:

三人同行七十稀,

五树梅花开一枝,

七子团圆正月半,

除百零五便得知。”

刘邦出的这道题,可用现代语言这样表述:

“一个正整数,被3除时余2,被5除时余3,被7除时余2,如果这数不超过100,求这个数。”

《孙子算经》中给出这类问题的解法:“三三数之剩二,则置一百四十;五五数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数之剩二,置三十;并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减之,即得。凡三三数之剩一,则置七十;五五数之剩一,则置二十一;七七数之剩一,则置十五,一百六以上,以一百五减之,即得。”用现代语言说明这个解法就是:

首先找出能被5与7整除而被3除余1的数70,被3与7整除而被5除余1的数21,被3与5整除而被7除余1的数15。

所求数被3除余2,则取数70×2=140,140是被5与7整除而被3除余2的数。

所求数被5除余3,则取数21×3=63,63是被3与7整除而被5除余3的数。

所求数被7除余2,则取数15×2=30,30是被3与5整除而被7除余2的数。

又,140+63+30=233,由于63与30都能被3整除,故233与140这两数被3除的余数相同,都是余2,同理233与63这两数被5除的余数相同,都是3,233与30被7除的余数相同,都是2。所以233是满足题目要求的一个数。

而3、5、7的最小公倍数是105,故233加减105的整数倍后被3、5、7除的余数不会变,从而所得的数都能满足题目的要求。由于所求仅是一小队士兵的人数,这意味着人数不超过100,所以用233减去105的2倍得23即是所求。

这个算法在我国有许多名称,如“韩信点兵”,“鬼谷算”,“隔墙算”,“剪管术”,“神奇妙算”等等,题目与解法都载于我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一般认为这是三国或晋时的著作,比刘邦生活的年代要晚近五百年,算法口诀诗则载于明朝程大位的《算法统宗》,诗中数字隐含的口诀前面已经解释了。宋朝的数学家秦九韶把这个问题推广,并把解法称之为“大衍求一术”。 而韩信,则终于被刘邦的妻子吕后诛杀于未央宫。

请你试一试,用刚才的方法解下面这题:

一个数在200与400之间,它被3除余2,被7除余3,被8除余5,求该数。

(解:112×2+120×3+105×5+168k,取k=-5得该数为269。)

韩信活了35岁创造了二十多个成语

有哪些关于刘邦韩信和项羽的成语典故?

第一个叫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刘邦和项羽都是楚国人嘛,最后灭了秦朝的也是楚国人。

第二个,“楚河汉界”,因为刘邦和项羽以河为界,分河而治,才有了象棋棋盘上的分界线。

第三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沛公就是刘邦,这是鸿门宴的故事。

第四个,“霸王别姬”,被张国荣演义为经典了。讲的项羽和自己的爱姬生离死别的故事。

第五个“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投奔刘邦,却没受刘邦重视,于是趁夜逃跑,被韩信知道了,大惊,没来得及告诉刘邦就去追韩信。把个刘邦倒是吓得面无人色,以为连萧何都弃自己而去了。

第六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讲韩信因萧何而成,因萧何而死。

第七个,“胯下之辱”,韩信未成名前当游侠,受了地痞们的一次侮辱。

第八个,“霸王扛鼎”,讲项羽力气大,能把青铜鼎举起来。

第九个,“四面楚歌”,项羽被围垓下,刘邦韩信攻心战成功。

第十个,“破釜沉舟”,项羽杀卿子冠军宋义,然后自命上将军,带楚军进攻攻打赵国的秦朝章邯军。

先说这么多了。其它大家自己找哈。

关于韩信的成语有多少?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韩信将军--多多益善

胯下之辱

一饭千金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陷于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

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推陈出新

关于历史韩信的绰号?

韩信开始在楚霸王项羽麾下做执戟郎中,后来萧何举荐在刘邦账下登坛拜帅。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打败项羽后助刘邦一统天下。后来被封:楚王!淮阴侯!刘邦过世后,吕雉为了铲除异己,巩固政权,将韩信杀害,享年32岁。后得成语:狡兔死,走狗烹!淮阴侯是他的称号!

关于韩信的现代成语故事有哪些?

韩信一生经历坎坷,从吃不上饭的,没落贵族,到万古流芳的兵仙。在他身上传下来的成语很多,我们选了以下成语:

1一饭之恩

2、胯下之辱

3、国士无双

4、萧何月下追韩信

5、妇人之仁

6、推陈出新

7、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8、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叫作背水一战。

9、拔旗易帜

10、十面埋伏

11、四面楚歌

12、勋冠三杰

13、功高震主

14、钟室之祸

15, 兔死狗烹

16,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此外还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问路斩樵、战无不胜、略不世出等等,这些可以说是韩信一生的写照了,一个将自己的经历全部变成了成语的人。

韩信活了35岁创造了二十多个成语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