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病害图片大全与防治 玉米26种主要病害

玉米生长季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1)玉米大叶斑病和小叶斑病。玉米的大叶斑病、小叶斑病也叫叶条病、叶枯病、叶斑病。全生育期均可侵染,主要在中后期,尤其是抽穗后。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但也危害叶鞘和苞片。当受损植物严重时,整株植物都会死亡。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喷洒20%菌灭克可溶性粉10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锰锌硫脲800倍液加入广大特效王。

(2)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发病后植株严重矮化,一般只有健康植株高度的1/2或1/3。叶深绿色,宽、短、硬,对生;叶背脉上常出现蜡状白色突起,用手触摸明显粗糙。玉米在5叶期易受侵染。

防治措施:①播种前后,在玉米田及周边杂草上喷洒18%阿胶精1500倍液,杀灭灰飞虱;②苗期可喷15%双唑菌胺600次。

(3)青枯病。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籽粒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容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症状识别:籽粒灌浆末期,玉米常出现突然绿萎,全叶发白褪色;果穗下垂,苞片枯萎;茎的基部一开始是泡在水里,后来逐渐变成浅棕色,手感空洞,往往会倒伏。

影响青枯病发病的因素:青枯病的病因仍有争议,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一是由镰刀菌引起;二是腐霉引起的;第三,是腐霉和镰孢菌复合感染引起的。但灌浆至乳熟期的暴雨对病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土壤含水量高是青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但品种间抗性差异极显著,可选择抗病品种。生产上常用的抗病品种有豫玉4号、廖丹18号和山丹9号。在栽培措施上,提倡整苗,注意排水。

(4)玉米丝黑穗病。该病主要危害玉米的穗部和雄花。一旦发生,整个工厂通常无法收获颗粒。所以疾病的发病率等于疾病的损失率,危害相当严重。

症状识别:该病为苗期从玉米芽鞘侵入的系统性病害,其症状主要表现在抽雄后。病耳外观比正常耳短,基部大而末端尖,顶部无抽丝。有时一片苞叶裂开,露出黑粉,病穗全部变成黑褐色的孢子堆,孢子不易飞走,与玉米植株维管束的残余混在一起。

影响发病的因素:病原菌以厚垣孢子越冬,厚垣孢子是一种能抵抗不良环境的特殊孢子,与粪肥混合或由种子携带。第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厚垣孢子萌发,通过芽鞘侵入寄主幼苗。侵入后,菌丝进入植株的生长点,随着植株的生长,向穗部和雄花扩散,形成孢子堆,成熟后再次散布孢子,完成其一年一次的侵染循环,不会再侵染。

土壤和粪便中的细菌数量,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是影响该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防治方法:①选择抗病品种。品种间对该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抗病品种有钟丹2号、钟丹14号、钟丹12号、廖丹18号、于丹13号、山丹9号、豫玉2号、豫玉11号。②实行轮作和深耕。多年连作容易增加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引起严重的疾病。轮作3年以上,基本可以消除土壤中病原菌的危害。另外,深挖土壤,将病原菌的孢子压倒在播种层以下,减少细菌来源,降低发病率。③病株的早期提取。在病穗白膜未破前拔除病株,取出地面掩埋或焚烧,防止病菌落入土壤。

(5)亚洲玉米螟。玉米螟又称螟虫,属于鳞翅目。主要危害玉米的心叶、穗和茎。

防治方法:①苗期可在每亩1次细土或细砂中加入3%克百威1 ~ 2公斤,均匀撒入心叶。②抽雄前用高效生物杀虫剂苏维士或18%阿菊净1500加特效王喷雾。

(6)粘虫。又称夜盗、五色虫等。属于鳞翅目,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如果在幼期不加以控制,进入第六期的幼虫可在3 ~ 5天内吃掉整个玉米苗和叶片,造成严重损失。这种昆虫白天潜伏,晚上出来,傍晚开始活动,黄昏时进食。装死,怕光。

防治措施:当田间百株玉米害虫数量达到30只左右时,应立即进行防治,夜间每亩可喷洒50%辛硫磷1500次;年纪大一点的可以用0.1%的Solvax或者18%的阿觉净1500倍液加广大特效王喷雾。

(7)玉米蚜虫。也被称为书呆子。它属于同翅目,蚜科。吸叶汁,分泌蜜露,产生霉变,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是有害的。同时,玉米蚜还能传播玉米病毒病。

防治措施:玉米大喇叭口期,喷10%蚜虫1000倍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喷8%英雄1500倍。

玉米通天宝不是杀虫剂和杀菌剂,但叶面喷施玉米通天宝可以增强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叶面喷施玉米可抗大叶斑病、小叶斑病和青枯病,并可减轻玉米螟、蚜虫和粘虫的危害。

玉米病害图片大全与防治 玉米26种主要病害

常见的玉米病虫害

玉米病虫害有玉米螟、粘虫、棉铃虫、蚜虫、玉米叶螨等。

1.玉米螟:玉米螟俗称螟虫,属于鳞翅目、瓢虫科,是玉米的主要害虫。它能伤害地面上玉米植株的所有部分。玉米螟一般一年发生2-4代,气温高,海拔低,世代多。成虫为夜行性,飞行能力和趋光性较强,寿命5-10天。它们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孵化后,幼虫起初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物的嫩部爬行,开始为害。初孵幼虫可吐丝下垂,随风飘至邻近植株,造成移栽危害。

2.粘液虫:粘液虫,俗称五彩虫、麦蚕,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它是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主要害虫,严重危害玉米。粘虫是一种多食性、迁移性和爆发性害虫。粘虫的发生与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一般成虫产卵的最适温度为19-25℃,30℃以上产卵受影响。此外,湿度越大,越有利于成虫产卵,特别是在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不仅有利于成虫产卵,也有利于卵的孵化和幼虫的生存发育。

3.棉铃虫:鳞翅目,夜蛾科。别名螟虫、毛虫、棉铃虫等。

4.玉米蚜虫:它可以危害许多禾本科作物和杂草。苗期成蚜和若虫蚜群集于心叶,抽穗后为害穗,吸汁,阻碍生长,还可传播多种禾本科谷类病毒。它的分泌物会粘住花粉,影响散粉。此外,还可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5.玉米叶螨俗称红蜘蛛,可危害多种农作物。成螨和若螨吸食寄主叶片背面组织的汁液,受害叶片由黄变白而死亡,影响玉米的灌浆进程,导致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

玉米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示意图

玉米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示意图包括病毒病、大小叶斑病。

1.病毒病

该病在玉米生长发育的全过程都会发生。苗期从心叶基部出现褪色的条带状花叶,逐渐蔓延至全叶,叶肉变绿变黄,形成明显的黄绿色条纹。病害严重,病株死亡,玉米不能抽穗。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种植,在转移到玉米田前,前期用化学药剂杀灭蚜虫和灰飞虱。可喷洒40%氧化幸福果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2.大小叶斑病

玉米大小斑病主要为害叶片,但也侵染叶尖和苞叶。伤叶后,病斑会扩展成长棱形大斑,形成水浸不规则斑,后期会变成褐色死斑,出现黑霉。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田间病残,减少病源,加强玉米生长过程中的肥水管理,可提高抗病能力。病害发生后,喷洒40%柯文粉乳剂500-1000倍液和50%土叶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效果很好。

玉米种植中的注意事项

玉米种植的第一步是根据生产实际,选择适宜的高产、综合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第二,要选择包衣种子。对于未包衣的种子,播种前应做好选种、烘干和化学拌种工作。

玉米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5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播种。播期过早容易导致低温烂种、地下害虫、丝黑穗病等病害,播期过晚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后期籽粒的灌浆脱水。

根据品种特性、当地条件、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行合理密植。一般土壤肥力高、耐密品种的地块,每亩适宜密度应在4500株以上。

对于土壤肥力低、耐密性差的地块,每亩适宜密度为4000-4500株。注意提高田间密度的均匀性和植株的整齐度,从而达到完整、整齐、均匀和苗壮的苗。

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1)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玉米的大叶斑病、小叶斑病也叫叶条病、叶枯病、叶斑病。全生育期均可侵染,主要在中后期,尤其是抽穗后。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但也危害叶鞘和苞片。当受损植物严重时,整株植物都会死亡。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喷洒20%菌灭克可溶性粉10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锰锌硫脲800倍液加入广大特效王。

(2)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主要由灰飞虱传播。发病后植株严重矮化,一般只有健康植株高度的1/2或1/3。叶深绿色,宽、短、硬,对生;叶背脉上常出现蜡状白色突起,用手触摸明显粗糙。玉米在5叶期易受侵染。

防治措施:①播种前后,在玉米田及周边杂草上喷洒18%阿胶精1500倍液,杀灭灰飞虱;②苗期可喷15%双唑菌胺600次。

(3)青枯病。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籽粒灌浆末期,是一种暴发性、毁灭性病害,容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症状识别:籽粒灌浆末期,玉米常出现突然绿萎,全叶发白褪色;果穗下垂,苞片枯萎;茎的基部一开始是泡在水里,后来逐渐变成浅棕色,手感空洞,往往会倒伏。

影响青枯病发病的因素:青枯病的病因仍有争议,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一是由镰刀菌引起;二是腐霉引起的;第三,是腐霉和镰孢菌复合感染引起的。但灌浆至乳熟期的暴雨对病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土壤含水量高是青枯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但品种间抗性差异极显著,可选择抗病品种。生产上常用的抗病品种有豫玉4号、廖丹18号和山丹9号。在栽培措施上,提倡整苗,注意排水。

(4)玉米丝黑穗病。该病主要危害玉米的穗部和雄花。一旦发生,整个工厂通常无法收获颗粒。所以疾病的发病率等于疾病的损失率,危害相当严重。

症状识别:该病为苗期从玉米芽鞘侵入的系统性病害,其症状主要表现在抽雄后。病耳外观比正常耳短,基部大而末端尖,顶部无抽丝。有时一片苞叶裂开,露出黑粉,病穗全部变成黑褐色的孢子堆,孢子不易飞走,与玉米植株维管束的残余混在一起。

影响发病的因素:病原菌以厚垣孢子越冬,厚垣孢子是一种能抵抗不良环境的特殊孢子,与粪肥混合或由种子携带。第二年,在适宜的条件下,厚垣孢子萌发,通过芽鞘侵入寄主幼苗。侵入后,菌丝进入植株的生长点,随着植株的生长,向穗部和雄花扩散,形成孢子堆,成熟后再次散布孢子,完成其一年一次的侵染循环,不会再侵染。

土壤和粪便中的细菌数量,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是影响该病发生的最重要因素。

防治方法:①选择抗病品种。品种间对该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抗病品种有钟丹2号、钟丹14号、钟丹12号、廖丹18号、于丹13号、山丹9号、豫玉2号、豫玉11号。②实行轮作和深耕。多年连作容易增加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引起严重的疾病。轮作3年以上,基本可以消除土壤中病原菌的危害。另外,深挖土壤,将病原菌的孢子压倒在播种层以下,减少细菌来源,降低发病率。③病株的早期提取。在病穗白膜未破前拔除病株,取出地面掩埋或焚烧,防止病菌落入土壤。

(5)亚洲玉米螟。玉米螟又称螟虫,属于鳞翅目。主要危害玉米的心叶、穗和茎。

防治方法:①苗期可在每亩1次细土或细砂中加入3%克百威1 ~ 2公斤,均匀撒入心叶。②抽雄前用高效生物杀虫剂苏维士或18%阿菊净1500加特效王喷雾。

(6)粘虫。又称夜盗、五色虫等。属于鳞翅目,主要危害玉米叶片。如果在幼期不加以控制,进入第六期的幼虫可在3 ~ 5天内吃掉整个玉米苗和叶片,造成严重损失。这种昆虫白天潜伏,晚上出来,傍晚开始活动,黄昏时进食。装死,怕光。

防治措施:当田间百株玉米害虫数量达到30只左右时,应立即进行防治,夜间每亩可喷洒50%辛硫磷1500次;年纪大一点的可以用0.1%的Solvax或者18%的阿觉净1500倍液加广大特效王喷雾。

(7)玉米蚜虫。也被称为书呆子。它属于同翅目,蚜科。吸叶汁,分泌蜜露,产生霉变,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是有害的。同时,玉米蚜还能传播玉米病毒病。

防治措施:玉米大喇叭口期,喷10%蚜虫1000倍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喷8%英雄1500倍。

玉米通天宝不是杀虫剂和杀菌剂,但叶面喷施玉米通天宝可以增强玉米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叶面喷施玉米可抗大叶斑病、小叶斑病和青枯病,并可减轻玉米螟、蚜虫和粘虫的危害。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