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用什么药治疗效果好 早疫病和晚疫病特效药

听说过几次如何预防马铃薯晚疫病

农业防治

1.作物轮作:防止连作,防止与茄科作物连作,或就近种植。应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避免与马铃薯相邻种植;

2.培育无病苗:病菌主要在土壤或病体内越冬。所以没有种植茄科作物的土壤一定要严格挑选,建议用营养钵、袋、塞培育无病苗。

3.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基肥,实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种植后应及时控制杂草,根据不同品种的结果习性合理进行修剪、去核、耙草,减少养分消耗,促进主茎生长;

4.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和结果习性,采用不同的密植方式,如双茎种植每亩2000株左右,单茎修剪每亩2500-3500株。合理密植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缓解病害发生;

生物防治

预防:开花前和开花后8-10天,用30公斤水喷洒30毫升霜铃。

治疗方法:霜铃50ml+大蒜油15-20ml,每5-7天喷一次30 kg水,使用2次。局势得到控制后,就会转为预防。疾病得到控制后,就变成了预防计划。

化学疗法

药剂种类包括波尔多液、代森锌、代森锌等保护剂,内吸式杀菌剂,如氟菌、霜霉威、银法利、克绿、38%嘧菌酯、56%嘧菌酯百菌清、霜铃、毒霉等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枯草芽孢杆菌。

预防大于治疗

供您参考

欢迎评论交流[笑脸][笑脸]谢谢

马铃薯晚疫病用什么药治疗效果好 早疫病和晚疫病特效药

马铃薯晚疫病怎么办,吃什么药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世界性流行。

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晚疫病。当空气相对湿度超过85%,温度在18-25℃时,最容易发生晚疫病。晚疫病流行年份,植株会提前死亡,损失可达20-49%。如果防治措施不当,会造成减产70-80%的严重损失。

1.晚疫病的症状

晚疫病主要危害马铃薯叶、茎和薯块。首先,叶片尖端和边缘有褐色斑点,通常在病叶周围形成淡黄色和绿色的边缘。干燥时病斑干燥,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可扩展至大部分或全部叶片。病斑是叶柄和茎上的黑色或棕色条纹;病害严重时,整株干枯;当茎受损时,会出现不同长度的棕色条纹。天气潮湿时,表面也会长出白色霉菌,但比较稀疏。从患病种薯长出的病苗与地下茎相连,形成田间中央病株。马铃薯受损伤时,发病初期形成褐色或微紫色的小病斑,稍凹陷后病斑可扩大。剖开患病部位,可以看到皮下的马铃薯肉呈褐色,周围和内部逐渐发育。土壤干燥时,患病部位变得坚硬干燥;在黏湿的土壤中,杂菌往往从病斑侵入,导致薯块软腐。马铃薯块在田间发病后会在地里腐烂,在储存期间也会在地窖里腐烂。

2.晚疫病流行规律

晚疫病是一种典型的流行性病害,其发病与品种抗性和天气条件密切相关。由于其生理小种易产生夹板,抗性品种种植多年后会变成感病品种。晚疫病需要高湿度和凉爽的气候条件。孢子囊柄的形成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85%,孢子囊形成的相对湿度在90%以上,饱和湿度最适宜。孢子囊落在叶片上后,叶片上必须有水膜或水滴才能萌发侵入。病菌侵入后,在20-30℃时,菌丝在寄主体内扩散最快,潜伏期最短。一般白天不超过24℃,晚上不低于10℃。天气多雨或多雾,露水较多,相对湿度大,有利于晚疫病流行。相反,如果干燥多雨,气温高,病情轻。

3.晚疫病的防治措施

晚疫病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疾病。一旦发生并开始蔓延,很难控制,因此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以推广抗病品种和脱毒种薯为基础,以种薯处理和化学应急防控为重点,健身栽培为补充,采用全程综合防控技术。将马铃薯晚疫病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

(1)良种的选择

马铃薯块茎是晚疫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一旦带有细菌的块茎满足适宜的条件,就容易形成中央病株,从而可能造成传播。完善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立无病种子储备基地。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单枪匹马。因地制宜推广培育抗逆性和耐受性相对较强的品种。提倡小整薯播种。种薯切块播种时,切块用75%酒精、0.1%高锰酸钾溶液或福尔马林浸泡消毒。拌种可选用6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等。,按种薯重量的0.3%加入适量草木灰或石膏粉,拌种前拌匀。

(2)高垄栽培

推广高垄栽培,特别是在雨水多、土壤墒情好的地区。我们可以采用垄上播种,平播后起垄的方法,加厚土层,防止晚疫病菌侵染薯块,降低薯块带菌率。

(3)科学种植

合理密植,控制蕾期过快生长。适时播种,合理轮作,避免连作或与茄科、十字花科作物套种,禁止与番茄连作。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若地上植株感染晚疫病,应提前收获病苗并清理地块,并在暴露两天后的晴天收获地块,防止薯块接触病菌。

(4)及时的化学控制

马铃薯晚疫病只能预防,不能治疗。因此,在晚疫病季节定期喷施保护,可以达到显著的防病效果。

在马铃薯芽出现前或下雨时(阴天湿度大),开展中心病株调查、定点系统调查和大面积实地调查。如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并带出现场销毁,对病株周围50米范围内的药剂喷洒进行阻断控制,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4次。进入蕾期后,进行了田间调查,发现可以用内吸性杀菌剂防治中心病株。

第一,涂抹保护性药物进行预防。出苗率达到95%时,应及时喷洒保护性药物,即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75 ~ 225克;或70%安泰生,每亩用量150-200克;或75%暴力捕杀动物,每亩用量125-150克;还是68.75%易保,每次每亩75 ~ 94克的用量就很好了。

第二,及时应用治疗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当田间发现晚疫病中心病株时,用25%甲霜灵或5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64%抗病毒明矾500倍液每亩喷洒一次,或用500克硫酸铜、500克生石灰和50公斤水配成等量的波尔多液每10天左右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互换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晚疫病的孢子囊是在马铃薯叶片背面产生的,所以晚疫病已经发生了。喷洒药剂时,在叶背和地面同时喷洒药剂,可以达到综合防治大面积疫情的效果。

雨季来临,马铃薯晚疫病正处于高峰期。请寻求防治效果更好的杀菌剂。

晚安

可用的药剂有①80%代森锰锌(盛达M-45) 600-800倍液。②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③64%抗病毒明矾500倍溶液。④ 500倍的60%磷酸铝溶液。⑤50%甲霜灵铜700-800倍溶液。⑥50%氟啶胺(福帅得)2000-2500倍液。⑦10%奥硝唑(科佳)2000-2500倍溶液。上述药物连续服用2-3次,每次间隔7-10天。

供大家参考,多给点建议[笑脸]

你是谁

那天我好像告诉过你,我就是我...

唉!老了!我不记得了!

你为什么这么神秘

我又老又笨。如果你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你是谁[尴尬][尴尬][尴尬]

不要愚弄我![哭泣]

[瞪眼]

我不知道你是谁,你还敢加微信

有什么好吃的

我们可以在一站式聊天中这样聊天吗?它会挡住我们吗

唉!我完全晕了

[尴尬][尴尬]

【哭】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方法

(1)选择无病马铃薯,减少初侵染源。在秋收窖、冬检窖、出窖、切块、春化的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地,保留无病种子。

(2)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早播,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地种植,以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植物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3)轮作:防止连作,防止与茄科作物连作,或就近种植。应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3年以上,避免与马铃薯相邻种植;

(5)加强田间管理:施足基肥,实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种植后应及时控制杂草,根据不同品种的结果习性合理进行修剪、去核、耙草,减少养分消耗,促进主茎生长;

(6)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和结果习性,采用不同的密植方式,如双茎种植每亩2000株左右,单茎修剪每亩2500-3500株。合理密植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缓解病害发生;

THE END

如果你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点击页面右侧的“ ”加入交流群和群友一起讨论。如果你想请站长喝咖啡,点击打赏按钮扫码赞赏。

文章标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