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养殖骗局!是否是骗局!销售市场怎么样
不是骗局,市场前景不错。我建议去实地考察,以免被骗。
育种技术
鸵鸟的繁殖季节是从三月到九月。繁殖季节前几个月,鸵鸟要分组,比如一公两只母或者一公一母,为交配做准备。要求禽类不能太胖,否则繁殖能力差。
圈舍要设在僻静的地方。如有可能,场地应尽可能大而平坦,适当种植可食用的落叶乔木、灌木、苜蓿或草。栅栏要结实,2米高。建筑面积也要大,地表用沙覆盖(水泥底也可防止鼠害),冬季和繁殖期要垫草。屋内应有操作走廊和保温设施,并注意采光。
鸵鸟交配后一周左右开始产卵,一般1-2天产一枚,多在下午3: 00-7: 00。产蛋高的隔天产一枚,产12 ~ 20枚后休息1周左右,然后开始下一个产蛋周期,有的人连续产40枚后休息,这与饲养管理有关。卵子的受精率为60% ~ 90%。
圈养鸵鸟的日常活动更有规律。所以要根据它的生活规律定时定量喂养。每天清晨黎明,鸵鸟在操场上绕着边网跑,跑15 ~ 20分钟后交配觅食。因此,第一次喂食时间为早上6: 30至7: 30。每天喂食4次,每次喂食的间隔时间尽量相等。饲喂顺序可以先粗后细,也可以将精饲料与青饲料混合在一起饲喂。精饲料的投喂量一般控制在每只1.5kg左右,防止因过度受精而导致产蛋量下降或停产。
产蛋期鸵鸟配合饲料中粗蛋白的适宜含量为18%,代谢能为10.5 MJ/kg。青饲料主要是免费吃的。应特别注意种禽的钙摄入量。除了在饲料中给予足够的钙磷外,还可以在畜舍中设置喂骨粉的食槽,任何鸵鸟都可以自由进食。
鸵鸟产下的蛋要及时收集,防止夏天长时间暴晒,冬天受冻。小心处理鸡蛋。回收的鸡蛋应立即清洗,以防止微生物污染。清洗时最好用流动的温水。如果是盆洗,每个鸡蛋洗完后要换水,清洗时间不要超过2 ~ 3分钟,然后自然晾干,不用湿布擦拭。1%可用于Sur消毒。鸡蛋存放时间不宜过长,最多不超过2周,L周最佳。长期存放时,温度应控制在13 ~ 18℃,湿度为30% ~ 40%。一般都是放在边上的,存放时不用翻蛋,破损的蛋要剔除,防止交叉污染。
鸵鸟蛋的保护方法:
在自然养殖条件下,鸵鸟蛋落地后往往会被土壤和粪便污染,被污染的蛋经过清洗、消毒等多道程序后,不可避免地会被细菌感染。在孵化过程中,蛋中的雏鸡往往在中后期死亡,甚至出现煎鸡蛋,导致整盒鸡蛋被感染报废。我们对种蛋进行了多次观察,发现在孵化中期被污染的种蛋中有许多细菌斑,孵化后期的种蛋因细菌感染而温度加快,导致后期死亡。通常在孵化过程中,发现部分鸟蛋后期突然失重,剖检后雏鸡干枯死亡,属于典型的细菌感染。经过长期观察和实验,一年捕卵率达85%以上,孵化率比过去提高20%。现就此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首先,负责的技术员应在鸵鸟生产期开始时准备熏蒸过的塑料袋或干净的毛巾。
2.通知饲养员观察分娩早期的鸟。一般是10天左右公鸟帮母鸟在圈里挖窝。雌鸟经常围着坑转圈,鼻孔是红色的。当它们开始分娩时,它们的食量减少,尤其是雌鸟在分娩前在圈内来回走动时。此时饲养员要用消毒液洗手,准备好塑料袋或毛巾,在鸵鸟不易发现的地方等待观察。(鸵鸟一般在下午2点到7点左右产卵)。
3.产卵前2分钟左右,雌鸟会蹲下,口中流出粘液,拍动翅膀,发出颤抖的声音,开始产卵。此时捕卵者应立即轻跑,一手拿毛巾将卵捡起,一手托起鸟的尾羽,防止尾羽被卵污染。抓蛋的时候,人要蹲下,防止公鸟撞到你。
第四,鸡蛋干净湿润。饲养员要及时把它们送到孵化室,由孵化机接手消毒和存放。消毒只能在蛋表面的水干后进行。下雨天用塑料袋捡鸡蛋,防止雨水污染。
5.熏蒸或储存鸟蛋时,将带有气室的一端朝上。当鸟下蛋时,有气室的一端先出来。挑蛋的时候注意通知孵化者就行了。捡蛋可以解决一个确定气室方向的难题。
禽痘的症状
起初在头部眼睑、嘴角、耳洞周围等无毛部位出现一个灰白色的小结节,很快增大为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灰黄色粉刺疣。部分结节相互融合,形成一大片痤疮痂,呈棕黑色,干燥,表面粗糙。痤疮痂被剥去,露出一个出血的凹陷。痂皮脱落后,形成光滑的灰白色疤痕,愈合。如果眼睑有痘疹,由于皮肤变厚,眼缝可以完全闭合。如果有细菌感染,早期会出现卡他性结膜炎然后出现大量浓缩或纤维蛋白渗出物。腿部、内翼、肛门等无羽部位也可出现痤疮痂,但病变不明显。单纯皮肤型禽痘全身症状较轻,如情绪低落、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病程15-40天。
在农村地区可以饲养一只鸵鸟吗
农村养一只鸵鸟是可以的,但一般建议至少养两只鸵鸟。这是因为鸵鸟是群居动物,单独养一只只会让它们觉得太孤独,会导致心情不好,胃口不好,存活率低。人工饲养鸵鸟的,应当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出售还需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
1.农村能养一只家养鸵鸟吗?
1.家养鸵鸟只养一只可行,但一般建议至少养两只鸵鸟才能更好的生长。鸵鸟是群居动物,喜欢群居。单独养一只鸵鸟会让鸵鸟感觉太孤独,没有陪伴会没有安全感,导致心情不好,食欲不振,导致过早死亡,存活率低。
2.鸵鸟有人工饲养的和野生的。野生鸵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捕杀、饲养、食用野生鸵鸟均属违法行为。引入鸵鸟时,一定要了解鸟的来源。
二、家养鸵鸟需要经过哪些程序
1.家养鸵鸟需要经过& ldquo两个综合征& rdquo,即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和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另外,用于销售时,必须有畜牧部门出具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否则不能用于种植,以后的生产销售也有问题。
2.家养鸵鸟也要做好防疫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七条: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和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存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免疫、消毒、检测、隔离、净化、消除、无害化处理等动物防疫工作,承担相应的动物防疫责任。
如果鸵鸟被不合理地饲养,会发生什么事情
如果鸵鸟被不合理地饲养,会导致疾病、生病甚至死亡。
1.在生产活动中,人们只注意保温措施,而忽略了其他因素。比如大规模饲养条件下,通风不良,空气污染大,氨气重时,往往会出现腹水、眼疾或者没有驱赶蚊蝇、防鼠的设施。蚊子和苍蝇轮番轰炸鸵鸟,老鼠和蛇鸟快速进食,最终导致疾病的传播和损失。所以在饲养管理上一定不能顾此失彼。
2.投喂量、投喂时间、投喂次数、投喂方法和投喂管理。鸵鸟是草食动物,对粗饲料有耐受性,粗饲料占60%-80%。考虑到干草的成本和饲养的生理特点,大部分养禽场主要以青草为饲料。鸵鸟的青饲料品种随着植物的季节性生产和工业副产品的季节性生产而变化。例如,不同品种的绿色粗饲料的干物质含量差异很大,特别是一些草和蔬菜的干物质是多次相关的。这就需要饲养管理技术人员及时调整饲养量和饲养次数。从而满足鸵鸟的需要,防止它们因饱食或进食后不久饥饿而进食泥沙、粪便、异物等。可以肯定的是,大量因吃泥沙、粪便、异物而造成的胃梗阻、肠梗阻损失,都是因为没有及时调整喂食量和喂食次数,使鸵鸟吃不饱,吃不好,或者吃完不久就饿了。因此,饲养管理人员在更换鸵鸟饲草和饲草品种时,尤其是饲草和饲草品种较长时,应严格监控,仔细计算营养成分。防止只注重精饲料而忽视粗饲料的现象。
3.还要及时合理的调整喂食时间和数量。如果夏天白天长,温差大,早上第一顿饭可以定在黎明。考虑到中午热量影响采食量,早上第一餐和下午最后一餐可以增加饲料的营养,保证新鲜青饲料和清洁饮用水的供应。在饲养因素中,水是动物的第一营养素。没有充足干净的饮用水,饲料报酬会受到影响。冬天喝水要用温水,防止鸵鸟因为水太凉或结冰而喝水,导致尿少、尿白、尿稠、便秘等。还可以添加含水量高的草料和蔬菜,以满足鸵鸟对水的需求,同时要增加饲喂次数,防止因饲喂含水量高的饲料而导致的快速饥饿,满足鸵鸟对能量、粗纤维和干物质的营养需求。
4.鸵鸟饲料包括精饲料和青饲料,这两种饲料的饲养方式分为两种。首先是分别饲喂精料和粗饲料。第二种是两种材料混合喂入。第一种方法避免了有剩菜时对精饲料的浪费。无论是先精后粗还是先粗后精,都不会有精料的浪费,从而保证了饲料精料的充足供应和完全的价格因素。但这种集中定量供应的精料,会造成壮鸟吃得多,弱鸟吃得少,特别是大群喂食时,壮鸟带动的弱鸟和公鸟根本吃不到精料,会让壮鸟吃得多。第二种形式是精饲料和粗饲料混合在一起,给弱鸟和被赶鸟提供了吃平衡饲料的机会,用营养物质保证弱鸟恢复健康。
鸵鸟养殖的前景与风险
鸵鸟养殖的前景:中国幅员辽阔,有许多适合鸵鸟养殖的荒地。鸵鸟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人工饲养成功率比较高。鸵鸟全身都是宝,很值钱。鸵鸟养殖的风险:孵化成功率低,养殖技术不完善,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需求量小。
鸵鸟育种展望
1.鸵鸟肉
鸵鸟肉含铁量极高,甚至是牛肉的几倍,蛋白质含量也高于我们常吃的鸡鸭牛肉,但脂肪含量和胆固醇含量很低。它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肉类,味道鲜美,易于烹饪,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
2.鸵鸟蛋
一个鸵鸟蛋的重量大概是20个鸡蛋,1公斤左右。虽然味道和鸡蛋差不多,但是鸵鸟蛋的营养价值是把鸡蛋碾碎,因为它具有低热量、低胆固醇、高蛋白、高钙的特点。
3.鸵鸟皮
鸵鸟皮可以用来做衣服,包和其他皮革制品。每只成年鸟大约能得到1.5平方米的皮革。皮革坚韧柔软,透气性甚至优于牛皮。市场价极高。一些国际品牌喜欢用鸵鸟皮制作高档皮具。除此之外,它的羽毛在服装、轻工业和其他行业也很有用。
鸵鸟养殖风险
1.孵化成功率低
鸵鸟蛋的孵化概率不是很高,孵化的时候也很注重细节,但是很少有人能做好,所以孵化成功率低风险大。其次,有些人会用未受精卵作为种蛋,这也是孵化率低的原因。这些方面需要慎重。
有时由于运输过程中保存不当,胚胎死亡,最后无法孵化。此外,由于个人技术操作不当等各种原因,蛋的孵化很少成功,这是一个风险。
2.育种技术还不完善
从干鸵鸟养殖引进没多久,自身养殖体系不完善,各种养殖技术经验不多。很多人在不太了解这项技术的情况下就开始养殖,各种风险自然会增加。
再加上鸵鸟养殖用户分散,各地养殖户不能很好的交流经验,遇到的一些问题只能自己解决,相关知识又很少,所以技术风险明显高于很多养殖业。
3.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鸵鸟的销量也是困扰大家的一大难题。很多销售渠道不稳定,其他的过段时间可能就不做了。养殖户很难卖出去,有时候为了不亏本只能低价卖出去,但是最后养殖了很久基本都没赚到钱。
其次,很多渠道的人其实需求很低,农民的供应量远远超过他们能找到的销售渠道,价格自然上不去。所以销售是目前最大的风险。
4.需求量很小
大部分人对干鸵鸟都很好奇,这是一种对做新鲜事物的好奇,但是现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大家都不太想知道了。时间长了就没什么关注度了,也没几个人愿意买鸵鸟肉,导致鸵鸟的需求量比较小,很多地方没有优势。
从肉质到价格,再到市场规模,很多肉类的优先级都高于鸵鸟肉,小众需求自然是很大的潜在风险。